蔣靜婷,魏秀杏,麥思越
(汕尾逸揮基金醫院,廣東 汕尾516600)
疼痛是腫瘤患者各種臨床癥狀中最主要且最典型的癥狀,癌性疼痛不僅使患者生理上遭受巨大痛苦,心理上也承受了極大壓力,且二者互相促進形成惡性循環,致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失眠等不良心理反應,嚴重影響疾病的預后[1]。在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遭受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意義重大[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腫瘤合并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于癌性疼痛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伴有癌性疼痛。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 (n=60)和觀察組 (n=60)。對照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 (60.2±3.1)歲。觀察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 (61.1±2.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和良好的日常生活護理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對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發生、疼痛產生的機制,治療方案如何開展,不同鎮痛藥物的使用條件及相應的不良反應應對措施等。患者入院時進行癌痛篩查,有疼痛者按疼痛患者護理,通過發放疼痛健康教育手冊以及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獲取電子版疼痛教育手冊,使患者及家屬可以隨時查閱相關知識,提高對疼痛的認知及應對策略。出院患者發放疼痛患者出院卡,提供專屬的疼痛咨詢電話及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隨訪登錄。②疼痛護理及用藥指導。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 “三階梯”鎮痛方案[3],根據患者病情及對疼痛感覺的反饋給予相應階梯鎮痛藥物及相應輔助用藥。給予鎮痛藥物時,指導正確的給藥方法,注意患者用藥反應及副作用,實施個體化給藥模式。最初滴定時遵循疼痛評分控制在3分內,爆發痛不超過2次,使患者24 h內控制疼痛。③心理護理。腫瘤的發生除了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外,也給患者內心帶來極大的壓力,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策略。首先獲取患者信任,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使患者對于護理措施不產生排斥心理。其次,鼓勵患者以正確態度對待病情,不應消極悲觀或恐懼焦慮。最后,護理人員善于傾聽患者傾訴,主動解決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使其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保持樂觀、平穩的心態;多為患者列舉疼痛控制成功案例,引導其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④飲食護理。腫瘤患者多數會因為抗癌藥物副作用及自身消極情緒出現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等情況,根據患者喜好及營養需求,合理調整患者飲食結構,安排患者進食。⑤環境護理。確保病房環境舒適、整潔及安靜。每日注意通風并保持房間內溫度與濕度適宜。詢問患者喜好,在病房內放置患者喜歡的花草、書籍等。播放一些患者喜歡的輕音樂使患者心情舒緩。
1.3觀察指標①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癌性疼痛程度,總分值10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②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滿意度情況調查,滿分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 +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s)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n(%)]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VAS評分兩組患者干預前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 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VAS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VAS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60 87.7±6.3 59.5±4.0*對照組 60 88.1±5.9 67.9±4.6*t值 0.359 10.674 P值 0.720 0.000
2.2 護理滿意度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1.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2。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及現代社會生活結構的改變,腫瘤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也趨于年輕化[4]。腫瘤是一種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可通過直接及間接轉移的方式從原發部位擴散蔓延至體內其他重要臟器處,腫瘤一旦擴散,很難得到抑制,往往危及患者生命[5]。在腫瘤發展過程中,疼痛是患者要面臨的一大難題,癌性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巨大痛苦,也給患者心理帶來極大壓力[6-8]。由于腫瘤疾病的特殊性,常規護理干預往往不能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疼痛護理[9]。在腫瘤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尋找更為有效的護理模式,對緩解患者癌性疼痛,使臨床護理工作更加科學化意義重大。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從健康教育、疼痛護理及用藥指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環境護理幾個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可以顯著降低腫瘤患者的癌性疼痛;另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91.7%)顯著高于對照組 (76.7%),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助于增進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對于疾病的治療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腫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