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琛
(漯河市中心醫院 神經外一科,河南漯河462000)
顱腦損傷、腦血管意外等疾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都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當患者的格拉斯哥評分 (GCS評分)低于6分時,患者容易發生舌根后墜,從而需要建立人工氣道,給予呼吸支持[1-2]。另外,神經外科的昏迷患者由于長期臥床,無法進行自主排痰,容易造成痰液粘稠聚集,甚至導致氣道梗阻的發生,加劇患者的缺氧,導致顱內壓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以及治療效果[3]。制訂并實施人工氣道管理方案,有利于控制人工氣道管理過程中的高危因素[4]。本研究探討人工氣道管理方案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昏迷且建立了人工氣道的重癥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的原發疾病為腦血管意外或者顱腦外傷,且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②患者的GCS評分低于6分;③患者進行了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排除標準:①患者建立了氣管插管人工氣道;②患者的病情處于不穩定階段;③患者患有嚴重的肺部感染,需要進行機械通氣。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 (n=60)和對照組 (n=60)。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 (52.5±10.2)歲;腦外傷患者2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35例;平均GCS評分(4.1±1.1)分。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 (53.8±11.5)歲;腦外傷患者27例,腦血管意外患者33例;平均GCS評分 (4.2±1.3)分。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氣道管理措施對照組采用常規氣道管理方案,包括呼吸支持,采用抗菌藥物、化痰藥物和支氣管舒張劑等,護理人員按照醫囑為患者進行排痰、呼吸支持和腸內營養等操作。觀察組采用人工氣道管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①進行人工氣道位置的檢查,觀察氣管的切口有沒有發生紅腫,及時對分泌物進行清理,使用帶有聲門下吸引的套管,保持氣管切開喉墊干燥。②在氣道口使用T型管,安裝溫度探頭,監測氣道的溫度和濕度,根據監測的結果進行氣道溫濕度的調整。③實施按需吸痰為主、機械排痰為輔的吸痰模式,在患者的病情較為穩定時,采取振動排痰機胸部物理排痰的方式,根據患者的不同需要每日進行2~3次排痰,必要時采用纖維支氣管鏡輔助吸痰。④為了預防肺部感染,需要對患者的口腔進行護理,對患者進行間斷的聲門下吸引,清除口腔分泌物。⑤嚴格落實手衛生相關的院感控制措施,為人工氣道管理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1周后的肺部感染率、痰液性狀。痰液性狀的評價標準:Ⅰ度:患者的痰液為米湯或者泡沫樣,對患者進行吸痰后,玻璃接頭的內壁上沒有痰液滯留;Ⅱ度:痰液外觀較為粘稠,吸痰后玻璃接頭的內壁上仍然有少量痰液滯留,但是容易被水沖凈;Ⅲ度:痰液外觀呈黃色,粘稠,吸痰玻璃接頭內壁上滯留大量的痰液,且不易被水沖洗。比較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兩組患者的痰液性狀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U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的痰液性狀比較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痰液性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1周后,觀察組患者的痰液性狀顯著優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痰液性狀比較 (n)
2.2 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n(%)]
神經外科昏迷的患者往往是因腦部疾病所致,不僅給患者家庭帶來了災難,同時也給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負擔。昏迷患者由于不能生活自理,亦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宣教,加上患者無法進行自主排痰,被動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減弱,因此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護理難度大,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較高[5],而氣道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建立昏迷患者人工氣道管理方案并實施,對于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控制氣道管理的關鍵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制訂的人工氣道管理方案具有較多的優勢。第一,氣道管理的工作流程清晰。人工氣道管理流程包括確定目標、實施措施、改良提高,這樣的工作流程簡明扼要地提煉出了每一個工作流程的關鍵點,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改進和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6]。第二,氣道管理方案中的護理措施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可行性。例如我們使用帶有聲門下吸引的氣管切開套管,能夠有效減少聲門下分泌物的積聚,保持氣囊充氣壓力充分封閉氣道,阻擋聲門下分泌物落入氣道引起肺部感染[7]。第三,制訂的人工氣道管理方案注重團隊協調。人工氣道管理方案中,醫生、護士的責任和分工明確,醫生護士共同對治療方案進行評估,主要由氣道護理專職護士來實施治療和護理方案,及時反饋患者的情況并經團隊討論后落實改進和調整相關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痰液性狀顯著優于對照組 (P<0.05),表明實施人工氣道管理方案,有利于對患者的痰液進行充分引流,減少患者的氣道梗阻,有利于患者肺的康復,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這表明實施人工氣道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讓患者家屬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用心與專業,同時也使護理工作者的自信心得到較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制訂并實施人工氣道管理方案能夠顯著改善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痰液性狀,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