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琳燕,趙燕
(許昌市建安醫院 精神科,河南 許昌461000)
抑郁癥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不但會對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影響,也會加重患者家庭經濟以及精神負擔。因此,采用有效方式正確治療以及護理抑郁癥患者,積極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以改善其自身生活質量相當重要。臨床對于抑郁癥患者通常使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1]。但多數患者在治療時常由于依從性不佳,使臨床療效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2]:通過臨床診斷確定為抑郁癥患者,可以自主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嚴重外科或內科疾病者,語言溝通障礙者,精神疾病意識障礙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拒絕參加試驗者,晚期癌癥者。本試驗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患者自愿參加研究調查,并簽署了 《知情同意書》。90例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 (45.32±6.71)歲;大學及以上學歷者15例,中學學歷者20例,小學及以下學歷者1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 (46.55±6.85)歲;大學及以上學歷者16例,中學學歷者19例,小學及以下學歷者10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化護理,包括生活干預、藥物管理、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為:①全面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患者入院之后,院內醫務人員以熱情飽滿的態度接待患者。在和患者溝通時,全程面帶微笑,以真誠、懇切以及熱情的態度與患者溝通,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全面加強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保證護患溝通變得更為順利[3]。②心理關懷:院內醫護人員應當重視患者的心理變化,動態性觀察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倘若患者存在負性情緒,必須及時予以安撫。院內護理人員也應當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和患者溝通,當患者表現出一些對于治療方式不理解的態度之后,應當及時予以講解和說明。抑郁癥容易反復性發作,患者會表現出強烈的厭世感,如果情況嚴重,甚至還會出現輕生的念頭[4]。對于此,院內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開展必要的心理關懷,安撫其不良情緒,以避免其出現厭世、輕生等不良心理或事件,學會站在對方角度看待問題,全面提升患者疾病治療的依從性。③藥物護理:院內醫務人員對患者開展藥物護理十分重要,結合患者自身的學歷水平以及認知情況,面對面地對患者完成用藥治療宣教,令其全面知曉用藥治療的意義、目的以及必要性[5];同時,待患者服用藥物之后再離開,以防止患者私自藏藥、丟藥。向患者及家屬闡述當前階段所使用藥物的用法用量、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以及相關應對舉措,全面緩解患者由于使用此類藥物而出現的副作用。④遵循醫囑護理:院內護理人員通過分析、調查、聊天等措施,有效掌握當前抑郁癥患者不能遵循醫囑的重要原因,對其開展具有針對性遵循醫囑護理干預工作,要讓患者明白遵循醫囑用藥對于促進疾病好轉的重要性。對于受到心理不良情緒影響而遵循醫囑不佳者,護士應當有效掌握引發患者不良情緒的根本因素,對其開展針對性的心理撫慰,有效調整患者當前情緒狀態,利用這種方式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而對于主觀上不愿意接受治療的患者,可以利用形式各異的方法有效強化宣傳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令其在真正意義上重視自己所患疾病,提升患者治療疾病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①利用我院自制的服藥依從性調查表,全面分析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情況,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3項,比較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②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6]。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項。
1.4 統計學處理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服藥依從性比較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服藥依從性比較 [n,n(%)]
2.2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73.33% (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n(%)]
抑郁癥的主要表現為語言不暢、行動遲緩、思維遲鈍以及情緒低落等。隨著患者自身的疾病進展,倘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多數會出現輕生念頭。另外,抑郁癥的發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工作能力造成影響,而且患者在發病時缺少繼續生活的自信心,承擔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心理壓力。可見,此類疾病的發生以及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影響[7]。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進展,優質護理秉承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為患者提供一類結合人性化、科學化的護理方式。在對抑郁癥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不但重視患者自身生理狀況變化,同時也兼顧其心理狀態改變,從生理、心理及社會等諸多方面對患者實施強化性護理。
對于抑郁癥患者,是否能夠科學地遵醫囑服用藥物,會對其最終治療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積極關注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利用有效方式提升遵循醫囑依從性是相當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所謂依從性,主要是指患者到醫院就醫后其行為和臨床醫囑相符合的水平[8]。現如今,臨床針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一般采用抗抑郁藥物,但對于該疾病患者,在其實際服藥時通常會出現依從性較差的情況。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①由于受到疾病自身的影響,患者心緒不穩,存在較嚴重的不良心理,在此情況下會產生厭倦藥物治療的情緒;②患者長期使用抗抑郁藥物治療會出現諸多副作用,進而使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③患者長時間用藥會給其自身以及整個家庭帶來非常大的經濟負擔。在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會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偏差。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為97.7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 (P<0.05),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能夠使患者更好地認知到遵循醫囑服藥的必要性,在根本上控制影響服藥依從性的因素,促進患者疾病轉歸。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 (P<0.05),表明對抑郁癥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提升抑郁癥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