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

50多年前,陶玉玲曾是銀幕上最閃耀的明星,是無數人心中的紅色戀人。時光如梭,如今的她已經83歲,卻風采依舊,始終活躍在屏幕上。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些年來,陶玉玲陸續遭受喪女之痛、患癌之痛的多重磨難,卻仍然堅強挺過,笑對人生,這與她多年修煉來的養心、養身之道不無關系。
對于陶玉玲來說,其一生最幸運的事便是遇上知心愛人黃國林,兩人于1960年結婚,攜手走過了60年,并在今年迎來了彌足珍貴的綠寶石婚。
用陶玉玲小女兒黃珊的話來說,爸爸是媽媽的“政委”,不管是人生遭遇坎坷的時候,還是人生道路上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甚至是陶玉玲選擇哪個劇本、哪個劇組,都是由黃國林來決定的。陶玉玲也說:“不管遇上什么困難,他都是家里的主心骨。”
這種家庭角色定位讓陶玉玲熬過了人生的第一個劫難。大女兒剛出生不久,陶玉玲和黃國林就忙開了,他們都是前線話劇團的演員,經常要下部隊演出,家里常常沒人,只有一個阿姨幫忙帶孩子。
陶玉玲大女兒10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發高燒到38℃,阿姨把孩子送到醫院,但是病情并沒有得到緩解,還出現了嚴重的感染癥狀。病情發展非常快,醫生對此也束手無策,發出了病危通知。
當時前線話劇團下部隊演出的有30多人,得知這個情況后,大家就乘坐大卡車一起趕了回來,可等陶玉玲趕到醫院時,孩子已經不幸夭折。料理孩子的后事全由黃國林一人承擔,悲痛欲絕的陶玉玲陷入傷痛,如果不是丈夫的撫慰,她不知自己要怎樣熬過那些慘淡的日子。黃國林把女兒埋在雨花臺之后,也沒讓陶玉玲去看過。
這個家庭此后無論遭遇何種劫難,黃國林一直給予愛人強有力的支持,這成為陶玉玲最堅實的依靠。身邊有這樣一個勇于擔當的男人,無疑是陶玉玲的人生之幸,勝過任何養心之道。
失去了大女兒之后,陶玉玲和黃國林又有了兩個女兒。特殊的年代里,陶玉玲被下放到工廠,黃國林則到了農場,一家人度過了一段艱難歲月。之后,陶玉玲重登舞臺,幾經周折,成為八一電影制片廠的演員。
1993年11月15日, 60歲的陶玉玲又迎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正在參與拍攝《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的她去看牙病,卻意外地檢查出了口腔腺性囊狀瘤,必須實施手術,但手術5天后出來的切片結果卻帶來了一個更可怕的消息——她口腔里的瘤已經發生癌變,還需要再做一次手術。
第二次手術比第一次更加痛苦,也更加艱難。這次手術中,陶玉玲換了一個人造上腭,此后的40多個日日夜夜,她沒有辦法張嘴說一句話,更無法吃一口飯,只能靠輸液維持營養。對于陶玉玲來說,那是一種煉獄般的生活,周身疼痛,尤其是手術切除的部位,更像刀刮一般疼痛。口腔、胸腔、腦子里也像爆炸一樣嗡嗡作響,汗水經常會濕透衣服。但陶玉玲依然樂觀,樂觀到醫生和護士都對她肅然起敬。即便是口腔幾乎喪失全部基本功能,她仍然通過書寫的方式與人交流,并寫下厚厚的日記,記錄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艱難的心路歷程。
在日記中,陶玉玲這樣寫道:“要拼搏求生,不能坐以待斃。”如何拼搏?“首先是端正心態,當兵的人連死都不怕,還怕一個小包?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這很重要。其次,是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手術后不久,陶玉玲就四處打聽好的康復方法。從媒體上聽說抗癌樂園創辦人高文彬的事跡后,她希望能找到這位傳奇的老者。一天,陶玉玲正在醫院樓道里做康復鍛煉,恰巧碰到一位病友,送了她一本書,而在這本書的扉頁上,作者簽名的落款正是高文彬。
這以后,陶玉玲便跟高文彬取得了聯系,并跟隨他練習氣功。為了減輕放療對身體的損害,她還堅持服用中醫腫瘤科專家給她開的藥,一吃就是十年,這讓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在陶玉玲看來,她能康復,老伴功不可沒——他每天煎中藥,十年如一日。“朋友都很羨慕我們的夫妻感情。的確,老黃是個模范丈夫,我記得生病以后,我每天都要外出散步,風雨無阻。而只要下雨,老伴一定會到家附近接我,給我送傘。看到這些,就連我的老朋友們都很感動。”
除了服用中藥促進康復之外,陶玉玲平時還會做一種從醫院學來的“吸吸呼”有氧健身操,每天都要做六七個小時,她用堅強的毅力堅持做操多年,身體狀況也一點點得以好轉。
陶玉玲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做剪報。“我常從報紙上剪一些有用的保健方法和調整心態的文章來鼓舞自己。什么《閉目養神法》《癌癥,望他卻步》,光是看這些文章標題,對自己也是一種鼓舞啊!”
就在陶玉玲積極進行抗癌治療的時候,老伴黃國林也患上了結腸癌。最先得知噩耗的陶玉玲被嚇得手足無措,但最后還是決定告訴老伴實情,她覺得堅強的老伴應該能夠扛得住。不出所料,黃國林得知病情后連聲說沒事,并以豁達樂觀的心態與陶玉玲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成為一對堅強的抗癌夫妻。幾年之后,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陶玉玲和黃國林居然都把病情控制住了。
70歲那年,陶玉玲終于從彌漫著苦味的瓶瓶罐罐中解脫出來,她痊愈了!“我也覺得自己了不起!”陶玉玲說。她創造了一個醫學上的奇跡,也讓生命創造了一個奇跡。
攜手度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陶玉玲和黃國林迎來了快樂的晚年。兩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養生方式,黃國林喜歡每天在家靜養,而陶玉玲除了拍戲、參加活動,業余生活也過得豐富多彩。
認識陶玉玲的人都知道她喜歡穿紅色的衣服,她總是給人健康、開朗的印象,每時每刻都笑聲不斷,完全不像她那個年齡的人。在陶玉玲看來,老年人應該多參加社會活動,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把生活安排得更加豐富一點,讓煩惱沒有時間和縫隙可鉆。她自己也身體力行,實踐著對老年生活的理解。
近年來,陶玉玲一直和社區里的大爺大媽們參加各種活動, 打打太極拳,練練太極劍,同時她還是社區“扇子舞團”的成員。在生活中,陶玉玲不拿架子,為人和氣,與團里的老老少少都有說有笑。因為演出,有一段時間大家沒看到她,就都會很想她,“沒有陶玉玲,總覺得缺了點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陶玉玲還會玩微信。“我在家一弄微信,那些年輕人就說:‘喲,陶老師,您真夠潮的。但有時候人家也說:‘我給您發微信,您為什么不理我呢?那是因為我不會看。后來我看見那個紅點,就問人家是不是應該按一下,這樣人家就能跟我說話了。然后再按下面,我又可以跟對方說話。看,我又學了一手。”——保持年輕心態,勇于接受新鮮事物,這是陶玉玲養生的又一秘訣,也是她越活越年輕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