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云


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了,你忐忑不安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分數。
你沒有考到自己滿意的那個分數,頓時面如土色,灰心喪氣。有些同學正在歡呼雀躍,為自己的成績又進步了而高興不已;而你還在原地踏步,成績沒有一點上漲的苗頭。于是你開始質疑自己,甚至覺得自己是最差勁的那個,什么都做不好。
接下來我想說的是——你不能自卑。人們通常會說:“你不能驕傲。”但很少有人會說:“你不能自卑。”顯然,驕傲與自卑都不是良好的心態。尤其是在高中時期,許多學生在群體競爭壓力下面臨著各種問題的時候,更容易出現自卑心理。有些人是因為過往的一些經歷而自卑,有些人則是因為近況不佳而感到心態低落。無論是哪一種,自卑往往都會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一、你是哪一種自卑?
首先,我想和同學們剖析一下“自卑”二字。自卑產生于個人對自己的認知,自己認為“我不好”“我不如別人”“我沒用”“我成績很差”……這是一種主觀上的自我認知錯誤。越是這樣想的人,越會把自己困在一個沼澤里出不來,而包裹著他的將是無窮無盡的負面情緒。
1.敏感脆弱
一般來說,自卑的人通常過分敏感,自尊心強。如果是在一個班集體里,自卑的人通常會擔心自己沒有存在感,害怕被人忽略。所以他們很多時候會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以及評價。
他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即使聽到別人的贊美,也會覺得不真實。他們會覺得別人是不是在說反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可能這么優秀,甚至會懷疑那些贊美的話是不是在挖苦自己,從而產生心理落差。特別是處于青春少年時期的高中生,最易多想、亂想。偶爾聽到班級里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他們就會緊張難安,認為同學可能是在說自己的壞話。越是這樣,他們就越自卑。
2.逃避心理
自卑的同學在行動時容易縮手縮腳,這就是逃避心理。比如上課時害怕被老師點名;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盡管自己知道答案;在公眾場合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對一段關系(尤其是友誼)患得患失……這類同學習慣于“蝸居”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躲在自己已經習慣的生活環境中,使得自身的行動力大大下降。
3.情緒化嚴重
高中生很容易受到來自家人、同學、老師等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原生家庭的望子成龍、同學優異的成績、老師的期待……這些都是導致他們壓抑的根源,也是他們產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
他們害怕、擔心那些不好的事情,他們害怕自己的情緒總有一天會忍不住爆發。每個人都有一個承受的點,他們也不例外,他們也想找人傾訴,可他們更害怕的是別人的不理解。所以他們寧愿把負面情緒都埋在心底。他們很多時候表面上逆來順受,但心底里壓抑了很多不滿和痛苦,無處發泄。這些負面情緒一旦攢到了那個點,就會像山洪一樣暴發,并且避無可避。
4.在日常交往中習慣妥協
高中生每天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人際交往是很重要的日常活動。自卑的同學可能會因為害怕失去朋友而不敢表達真實的需求和想法,他們會害怕自己的想法收到負面的評價,所以在日常交往中常常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別人的需求。即便偶爾內心會不情愿做某件事,他們也很少表達出自己不滿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積壓在內心又對自己的生活造成進一步影響。
二、自卑的對立面——自信
自卑有時候像洪水猛獸,吞噬了我們的自信,把我們逼到了陰暗的角落。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并不處于死角,自信一點,自卑總有一天會遠離你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與能力的客觀認識,是一種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弗雷德里克·方熱的《醫治受傷的自信》一書中提到:自信主要包括三個因素,分別是自尊、個人能力以及人際互動能力。
自尊缺失 自信缺失 自我肯定缺失
根源 缺少情感食糧 幼年時做出的最初行動收到的回應態度 早期人際關系中的心靈創傷與失敗
定義 自我形象 我的行動 我與他人的關系
常見的偏見 我一無是處,毫無價值 我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差 我需要別人肯定我、喜歡我
可能的
心理異常 慢性抑郁;人格紊亂 抑郁癥;全面焦慮癥 社交恐懼;回避型人格障礙
高中生,正是花一般的年紀。在班級里,成績好的、相貌出眾的、辦事能力強的比比皆是,也許你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但其實只是你沒有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如果你眼里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不妨找找看自己的優點,不要擔心更不要害怕別人對你的贊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你也不例外。那么,面對自卑,我們該如何提高自信呢?
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1.全面地認識自己
自卑的人經常對自己的缺點耿耿于懷,甚至會習慣性地把自己的缺點放大,在他們的眼里幾乎沒有自己的優點。他們的自卑感來源于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認為自己哪里都比不上別人。然而,這種自我評價是錯誤的、片面的。只有全面地認識自己,才能調整這種不健康的心態。
比如你每天對著鏡子鼓勵一下自己,使自己的心態好起來,多給自己一些自我暗示,例如“我也有優點”“我很棒”。高中生最需要的做的就是正確審視自己,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不忽略自己的缺點。即使有缺點,也可以嘗試著去改變,不要因為自己的缺點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你要相信自己不是一無是處的,去挖掘自己的優點,并且以此為動力,奮然向前。
2.學會總結經驗,努力填補不足
不要因為一兩次小小的挫折而感到灰心喪氣,意志消沉。高中生在學習當中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次考試沒有考到自己、父母或者老師期望的成績就自我消沉。遇到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一蹶不振,我們要學會總結失敗的教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填補。
我們可以學著定一個目標,朝著目標前進,敢于行動。但切記,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也不要把自己成功的期望值定得太高。好高騖遠容易摔跤,也更容易讓人產生自卑心理。一次定一個小目標,當這個小目標完成了,你心里也會得到滿足感。這樣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即使你跌倒了,也要客觀地分析你的失敗,不要一味地責怪自己、輕視自己。
3.學會與人交往,充實自己的生活
很多自卑的人都有以下特點:孤僻、內向、不合群。這也是這類人群容易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他們很少跟人交流,也很少向人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不喜歡參加學校的活動,他們害怕在人群中表現自己,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這樣的同學恰恰需要多參加一些活動,跟別人交流。如果你害怕跟同學有過多的交流,可以先嘗試參加一些班級活動,試試展現自己的風采。在同學們下課聊天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說一些有趣的事情,加入他們的討論中,要大膽、自信。
如果你不知道跟同學們交流什么,可以在課外的時間看一些著名的書籍,或是一些有趣的新聞,既能緩解自己的學習壓力,又能拓展自己的視野。
以上幾個建議都是克服自卑的好方法。同學們因為面臨著升學考試以及各種方面的困難,在重壓之下容易變得自卑,但同學們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讓小小的自卑擋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告別自卑,才能書寫自己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