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數
或許,每一位少年心中都曾有一個文學夢。而點燃這個文學夢的可能是納蘭性德纏綿悱惻的詩詞,也可能是魯迅那讓人熱血澎湃的雜文,或者是讀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后的恍然大悟:“原來文學還可以這樣?”不管我們有著怎樣不同的際遇,我們肯定都曾有過情難自已而要拿起筆“以我手寫我心”的時刻。
何為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是中文系(現多稱為“文學院”)里的一個專業,由文學和語言學兩個大類內容構成。它的核心課程是“兩古兩現”,也就是古代文學和古代漢語、現代文學和現代漢語。
記得第一次上現代漢語課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你們上了語言學的課可能就不會說話了。”這顯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現代漢語語法框架還不夠完善的問題,我們現在說的漢語還有很多尚待厘清的語法難題。當然,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還是文學課。我們現代文學課的老師常跟我們講:“文學就是文字游戲?!边@話一點兒也沒錯。那些我們常見的方塊字,經過作家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可以構建出一個別樣的人間,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文學畢竟是一門感性的學科,它要求我們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感悟、去體驗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去觸碰我們這個時代的脈搏。古代文學老師和現代文學老師都曾跟我們說過一句話:“如果你長這么大都沒有為什么事情流過淚或是動過情,那趁早換專業吧,這個專業真的不適合你。”
漢語言文學不培養作家
我相信很多選擇漢語言文學的同學多少是對自己的文筆頗為自信的,而且大多懷揣著一個作家夢。但目前在高校的培養模式下,本科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是不直接培養作家的。從漢語言文學現有的核心課程來看,它更側重培養學生分析作品、鑒賞作品的能力。換句話說,當評價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不能僅僅說好,更要用專業術語指出這部作品好在哪里。
“悠閑”的日常
漢語言文學的課一般不多,平時也沒什么課外作業,所以我們一般都會處于一種“悠閑”的狀態。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漢語言文學同學的借書卡的借閱量往往高于其他專業的學生。我們專業有一個宗旨,就是多讀書。學這個專業真的需要自覺,老師在課后可能會讓我們去看一些作家的作品,不過不會去管我們到底看沒看。但我們都知道,我們能騙得了別人,絕對騙不了自己。“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我們不去大量閱讀,大學讀下來真的會一無所獲。我們要主動獲取各個領域的知識,因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可能涉及歷史、哲學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我們只有更好地理解這些東西之后才能更好地讀懂文學作品。
選擇這個專業后,你就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看各種在以前被稱為“閑書”的東西。同時,你也可以觀看大量的影視作品。雖然影視藝術不是漢語言文學的主攻方向,但影視藝術和文學藝術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畢竟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都是改編自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比如說《花千骨》《亮劍》等。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會開設有如“紀錄片賞析”“影視作品賞析”等選修課。
學漢語言文學,需要練就哪些技能?
1.日積月累,提升文學素養。如果你已經立志學習漢語言文學,我建議你平時多看經典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國內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閱讀經典作家作品集來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這是一條沒有捷徑可走的道路,學習文學知識不能依靠瞬時記憶,也不能臨陣磨槍,一定要像滾雪球一樣將個人的知識儲備越滾越大。它需要我們實打實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如果覺得紙質書比較貴,我推薦大家用“微信讀書”和“藏書館”這兩個讀書類APP。你想看的書里面基本都有,我們學院很多老師都在使用。
2.練好筆桿子。寫作同樣沒有任何捷徑,只有不停地練習,堅持每天都寫一點東西,少一點可以寫七八百字,多一點可以寫兩三千字。我們還可以去買一些教寫作的書來看,在這里我推薦畢飛宇老師的寫作書,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意寫作書系”。
在學校里,我們可以去校報應聘記者,也可以去期刊編輯部應聘編輯,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文學期刊,一般都是老師帶著學生運作。筆者在大學期間曾在本校校友總會旗下的《校友期刊》編輯部做編輯部長,覺得受益匪淺。
此外,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多投稿。我們學院的老師就經常鼓勵我們投稿。我們也可以多參加文學創作比賽,目前國內有很多文學創作比賽是針對大學生的,筆者曾獲得過第二屆“釣魚城”大學生中文創意寫作大賽非虛構組三等獎,這場比賽由國內頂尖的作家擔任評委,畢飛宇任評委會主席。如果有幸在文學創作賽事中獲獎,一定要去參加頒獎典禮,在那里你會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文學之路會越走越寬闊。
傳說中的“萬金油”
就業無疑是擺在我們眼前不得不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但我并不準備用很多篇幅去談這個問題。如果你選擇了漢語言文學,首先恭喜你,你已經比一般人更有勇氣,你很清楚自己在走著一條怎樣的路。茨威格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年輕時知道自己所求為何?!?/p>
在高中時代,我們常會聽到諸如“理科學不下去了才去學文科”“學文以后出來不好找工作”等論調,似乎學文是“低人一等”的事情。但你真正去找工作的時候會發現,三百六十行基本都是對漢語言文學畢業生敞開懷抱的。
我們這個專業向來被稱為“萬金油”,你可以去房地產公司當文案,可以去中鐵局當宣傳員,可以去期刊社當編輯,可以去報社當記者,可以去政府部門當文秘……我們的工作小到可以給領導寫一篇發言稿,大到可以出一本皇皇巨著,留名青史。就像小時候老師跟我們說過的一樣,“生活處處有語文”,現在是“各行各業都需要語文”。
最后,以阿爾貝·加繆的一句話跟大家共勉:“寫作之所以光榮,是因為它有所承擔,它承擔的不僅僅是寫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憑自己的力量和這個時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擔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是的,愿我們熱愛的所有得以保留,愿我們所有的熱愛永不熄滅,創作不死,文學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