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宇
有人說:“成功人士皆是讀書家。”
自從傳統紙媒伴隨新媒體的強勢崛起而進入行業寒冬以來,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已經向我們表明,沒有任何一個職業,也沒有任何一門技術會是永久的“鐵飯碗”。要想不被時代的洪流淘汰,要想再攀高峰,只有不斷學習。
卓越國君晉平公:
古稀之年秉燭而學
作為一國之君的晉平公在湛阪之戰戰勝強大的楚國,恢復了晉國的霸主地位。
然而哪怕是這樣一位一生政績斐然的國君,在古稀之年依然覺得自己知識有限,想要多學習、多讀書。可是年事已高又讓他感覺到困難重重。于是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的樂師師曠:“我現在很想再學習,只是年紀已經很大了,會不會太晚了?”師曠說:“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火把被點燃的光亮。點亮火把前進和在黑暗中行走,這兩個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領悟了師曠所言之意,于是在古稀之年依舊秉燭而學,一國賢君得以留名青史。
彼得·詹寧斯:
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
美國ABC晚間新聞當紅主播彼得·詹寧斯未接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終其一生也沒能取得大學文憑。
彼得·詹寧斯初出茅廬之時曾被派去報道美國的一次國會會議,他知道自己對美國政治體系和國會體系所知甚少,就花費四個晚上的時間學習美國政黨的現狀,做足功課才去報道。后來,當他走向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主播崗位時,仍感覺自己一線工作經驗不足,便毅然辭去主播工作,走向新聞工作的第一線。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深入了解報道對象,磨煉自己的新聞報道技巧,并完善自己的閱讀體系。彼得·詹寧斯的同事們對他這種隨時隨地都在學習的精神稱贊道:“彼得·詹寧斯會將24小時都用來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我們甚至不能相信,關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彼得·詹寧斯都能告訴我們一些這個國家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時刻和活動。”
不同于常人在高峰時走向低谷,彼得·詹寧斯是從一座高峰走向了另一座高峰,究其根源就是他在成功時并沒有自鳴得意,而是選擇讓自己回到“原點”,繼續學習,使自己的經驗豐富,眼光敏銳,思路清晰,從而造就自己的傳奇人生。
現在,他的名字相當于美國電視臺重大新聞的代名詞。
華商李嘉誠:學習再學習
2018年3月16日,華人富豪李嘉誠以九旬高齡退休,轟動一時。
一位外國商人曾經問李嘉誠:“李先生,你的成功靠的是什么?”李嘉誠這樣回答:“依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是的,值得我們從這位數次蟬聯亞洲首富的人身上學習的就是其不斷學習的精神。在做學徒時,李嘉誠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但他依然不忘記讀書。“我有一點錢就拿去買書,直到記在腦子里才去換另一本。”李嘉誠一邊打工一邊自學,他的第一筆生意就是從英文報紙上看到的商機。
功成名就后,李嘉誠依舊保持閱讀的習慣。他說:“我晚上一定會看書,即使是睡不夠、遲睡,我一樣會看書。”不斷地學習使他把握了社會發展的脈搏,永遠不和時代脫節。在他退休的同年9月,他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在知識技能更新得越來越快,競爭也越來越殘酷的社會,未來職場的競爭勢必由技能競爭轉向學習能力的競爭。所以,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落后于時代,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