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成
“情致語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提升,關注課堂的情趣和品位,關注教學的模式構建和理念傳播,重視思維力、想象力、創造精神、人格塑造的培養,重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養成。“情致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核心任務是幫助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育模式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
一、“情致”與“情致語文”
“情致”是一種高認知及情境介入的思維活動方式,與觀察、記憶、聽聞、閱讀、聯想(想象)有關,具體表現為審視、考察、琢磨、檢驗、斟酌、權衡、推理,等等。“情致”思維過程就是閱讀、審視、思考、聯想、感悟、推理、檢驗的過程。“情致”思維是能夠打動人心,傳遞積極意義,充滿正能量的一種推理、論證、升華的活動。“情致”思維的價值體現就是思想聚焦、情感凈化、思維發展、品位提升。
“情致語文”基于對學生個性發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考慮,以語言文字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目的,以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和陶冶學生心靈為最終目標,通過情感滲透、思維啟發、文化浸潤和精神引領的根本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力求讓學生成為一個人格完善、人性豐富、人品高尚的人。
二、“情致語文”提出的背景
1.基于“立德樹人”理念對語文學科提出高要求的思考
相較于其他學科,語文學科在“立德樹人”方面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語文作為知識、信息、思想、情感的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又必然伴隨著知識的擴展、信息的吸收、思想的培育、情感的陶冶,語文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語文正是以“情”和“理”兩種獨特的方式感染和培育學生。
“情致”與“語文”相結合,突出了語文的人文性,強調通過對語文學習的引導,使學生不僅僅成為一個情感豐富、血肉豐滿的人,而且還能夠客觀審視自我、提升自我,理性地思考,客觀地表達。具體來說,就是能夠準確領會他人流露的情感,正確處置自己的情感,擁有正確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擁有高雅的情趣、高貴的品質、非凡的氣質。“情致語文”關注學生的情感、情趣,思想、思維,關注學生的能力與品格,關注人的精神世界,關注人的“精氣神”。
2.基于核心素養為本的思考
教學的意義同傳遞、引導和推理的結果聯系在一起。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達到了最緊密的接觸,指導學生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影響學生的語言習慣、引導學生觀察等種種可能性,都集中在教學中。課堂上訓練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需要研究學生個人的習慣和特點;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研究學生個人的習慣性自我表達能力變好或變壞的條件。教師應當認識到,訓練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不僅包括有意識地設計和運用智力的訓練方法,還包括教師無意中運用的因素,即學校的氛圍和校務之中能對學生的好奇心、反應力及有條理活動產生影響的因素。
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過程中訓練思維、提升品質。例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筆者以開展“知行合一”語文(實踐)活動為主渠道,極力拓展語文的教學空間,積極構建“窗外的語文課”。“窗外的語文課”采用“頂層設計、主題引領、活動促進、文化搭橋”的方式在區域范圍內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目的是促進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消化、吸收并轉化為能力。
從2009年開始,基于課程建設、教育模式創新、學生能力轉化和師生人文素養提升的思考和實踐,筆者聯合其他教師確定了培養具有“家園情懷和民族精神的理性學生”的行動研究,成立了“佛山一中民間觀察社”,通過構建“窗外的語文課堂”,積極開展“行走家鄉—用心感受社會的發展”活動,以“關心家人”“關注民生”“關注文化”“關注歷史”“走進企業”“感悟自然”等主題開展語文活動。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提升了學生的情趣和品位。
“情致語文”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學習活動,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幾個方面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為學生個性形成、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情致語文”的基本內涵
1.重視學生情感熏陶和凈化
“情致”通過藝術形象與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相契合,“情致”包含人性深處的理智和傳統文化中的理性成分,同時也展現時代的文化品性和個體的自由抉擇,其育人意義在于:一方面,讓學生浸染在傳統思想文化和人性的母題當中;另一方面,締造種種現實情境,讓學生深切地感知個體的困境和矛盾掙扎,從而塑造人格。“情致”與“語文”的結合,展現了它極富詩意的一面,語文的教育教學該以培養“讀書人”為目標,而非“考試人”為目的。語文教育教學應以情感染學生,以情動人,從而達到培養“書卷氣”“儒雅風”的目標。
2.重視學生思維發展和審美提升
語言的發展能有效促進人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的發展。“情致語文”引導學生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增強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教育的核心是從生命深處喚醒沉睡的自我意識,喚醒人的創造力、生命感和價值感。喚醒靈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情致語文”堅持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需求和精神成長的需要,把學生當作“讀書人”培養而不是當作“考試人”對待。基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情致語文”在教育教學上重視“術”的傳授,但更重視“道”的傳承,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領悟并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
本文系廣東省基礎教育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第二批項目結業論文。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