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禮
【摘要】當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道路建設項目,而伴隨這一現象的是在填充施工不規范,安裝板種類混亂,地基處理不進行加固,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規范操作是必要的,我們必須加強對這些措施的規范化處理,以滿足施工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對公路施工中路橋過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過渡段;路基加固措施
公路路橋過渡段的設計、施工等體系已經逐漸成熟,但針對過渡段傳統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以便減少后續運營期間的維保成本,提升路橋工程安全性,為人們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同時,提高公路路橋工程建設水平,為國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公路施工中路橋過渡段路基加固的必要性
在正在進行的公路建設項目發展中,人們經常使用公路橋梁建設方法來解決交通擁堵現象。所謂的路橋建設是在高速公路的基礎上建造適當的橋梁,這樣做不僅使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擁堵與局勢聯系起來,而且還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該設計最重要的方面是路橋過渡段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影響路基穩定性的外部因素,因此這一階段在整個結構上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在公路橋梁過渡段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公路范圍的安排問題,而且要高度重視橋梁區域的建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路橋交叉口處的路基基本質量。在道路和橋梁的建設過程中,正在建設的每個環節都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必須嚴格的按規范進行每一個環節,因為每一個環節的錯誤都會嚴重影響整個項目。簡而言之,整個施工過程中過渡段的建設方案非常重要。在建設過程中,應在整個項目中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這有效地防止了駕駛時因施工引起的事故。當前,引起道路建設者和橋梁建設者對此關注的根本原因因為存在許多外部干擾因素,必須全面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道路和橋梁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才可以進一步改善道路和橋梁的建設,使道橋具有很強的穩定性。
2、公路橋梁過渡段常見問題
2.1搭板應用不合理
在公路橋梁過渡段施工建設中,搭板的應用同樣也是比較核心的基本內容,因為搭板的應用不合理,同樣也會在后續過渡段的通行過程中產生較為明顯的危害,對于整體結構承載力帶來威脅。結合這種公路橋梁過渡段施工中搭板的應用,其不僅僅對于搭板自身的材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往往還需要針對其設置位置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其能夠和路基結構施工建設形成較為理想的協調性,而該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必然也就極為明顯。因為搭板的設置不當,在公路橋梁過渡段出現沉降問題時,很容易在該區域出現階梯狀病害,進而也就更大程度上危害著車輛通行的安全性效果。
2.2臺后路面的沉降問題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路基沉降量能夠有效預防橋頭病害問題,減少橋頭跳車現象的出現。而對于路基沉降變形總量來說,由于路基填筑材料自身存在沉降變形的情況,加上路基的地基沉降變形,會最終反映到路基上。若臺后路基填土較低,自身沉降變形量較小可以忽略這部分變形量,然后主要計算路基的地基沉降量;若臺后路基填土較高,自身沉降變形量較大就不能忽略這部分變形量,需要考慮該部分沉降量在總量中的增加效應。
2.3路堤變形問題
在公路橋梁過渡段施工建設中,路堤變形問題同樣也是比較常見的基本病害表現,因為路堤結構的整體穩定性不高,必然也就容易后續受到作用力的條件下,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形危害。結合以往公路橋梁過渡段施工建設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在回填土的選擇上如果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相應回填土的性能得不到較好保障,必然也就很可能會影響到該結構的穩定性,在受力狀態下出現變形,進而造成路堤結構隨之形成形變,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沉降或者是斷裂隱患。因為后續公路橋梁項目通行中往往面臨著較為突出的車輛荷載,進而也就必然加劇這一路堤變形趨勢,同樣也需要在公路橋梁過渡段路基施工建設中予以高度重視。
3、公路施工中路橋過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
3.1臺背填土填筑
(1)臺背填料路橋過渡端屬于剛柔過渡區間,應選擇剛度介于路基材料與橋臺材料剛度之間的填料,同時考慮到臺背工作面狹小難以壓實,臺背填料應易于壓實并具有較好的透水性,可選用中粗砂碎石土、砂礫土與高強度工業廢渣作為臺背填料。若回填處有水分浸入時,應按設計文件布置相應的粗砂、砂礫或碎石層,以排除滲水。(2)臺背碾壓工藝由于臺背施工作業面狹小,難以使用大型壓實機具進行碾壓施工,同時大型設備的激振力將影響臺墻結構的穩定性,因此宜采用小型壓實設備按分層攤鋪碾壓的方式進行臺背填料的回填,且每層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0cm。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以小型壓路設備為主,蛙式打夯設備為輔,蛙式打夯設備可對部分碾壓死角進行補強,此外也可采用強夯法進行處理,但應選用合理的落錘高度、夯錘質量與夯擊次數,避免損壞橋臺結構。
3.2合理進行地基處理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地基處理方式,嚴格把握施工工序和施工要點,確保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滿足要求。特別是軟土地基的處理,更應嚴格根據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保證地基質量,預防不均勻沉降問題的發生。在橋臺施工過程時,應留下一定的沉降余地,用于過渡段的軟土地基和路堤填筑,以減少未來路堤施工中的沉降問題。
3.3加筋注漿技術
(1)錨管定位路堤加筋注漿補強施工前,應將場地清理潔凈并檢查相應的原材料與施工設備,確保其滿足施工需求。施工準備完成后,即可采用專業的測設儀器對錨管的孔位進行精準定位,并使用石灰進行標記編號。(2)錨入錨管錨管的孔位定位完成后,即可使用氣動式沖擊錘將錨管打入標記的孔位,錨入過程中應全程設置專員進行監測,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要求,并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3)壓力注漿錨管錨入后,即可注入將按照一定配比拌制的漿液(水灰比為0.75,各材料的用量誤差應小于5%)。注漿施工前,應泵入適量清水清洗孔底廢渣并將其托出,清孔完成后即可注入水泥漿液。注漿時,應緩慢提高注漿壓力至規定壓力并維持10min以上(注漿壓力控制為0.4MPa~0.6MPa),當注漿壓力10min內降幅低于5%,且注漿量低于1L/min時,即可停止注漿,然后打入相應的止漿塞。
結語:
公路路橋工程是推動區域經濟穩定的重要驅動力,提升公路路橋工程過渡段設計、施工水平,能夠大大提高路橋工程建設質量,通過相應的技術引進、創新措施,提升路橋過渡段施工質量,改善后續路橋工程運營狀況,延長其使用壽命,對未來路橋工程建設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封玉泉,盛賽峰.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設計要點及沉降處理措施[J].居舍,2019(25):83.
[2]蔡升輝,文湘禹.市政路橋過渡段軟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討[J].交通世界,2019(22):68-69.
[3]李曉波.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技術[J].四川水泥,2019(06):56.
[4]李袁宗.道路與橋梁過渡段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8(18):56-57.
[5]何立秋.公路施工中路橋過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J].民營科技,2018(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