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春
【摘要】近年來,改造工程在城市中絡繹不絕。而在城市景觀改造中,對景觀小品怎么改造,如何結合文化內含及材料、燈光提升景觀小品,都需仔細研究解決。
以2018年普陀區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工程蘇堤春曉段改造景觀工程為例。本文通過項目中的兩處景觀小品改造,介紹了在蘇堤春曉段如何通過文化元素、材料及燈光的結合改造現場景觀小品。改造后的景觀小品提升了設計效果。
【關鍵詞】普陀區蘇州河沿線;蘇堤春曉;景觀小品改造
1、工程概況
上海市政府在2018年工作報告中明確,上海將全面啟動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推進蘇州河兩岸污染治理,防汛墻改造和公共空間貫通。推動蘇州河與黃浦江“一江一河”交相輝映,實現還河于民、還岸線于民、還景于民的原想。本工程蘇堤春曉段北起葉家宅路、南至武寧路橋家樂福超市旁,全長約282米,打斷原有家樂福超市旁墻體,貫通至武寧路橋下。工程對蘇堤春曉原有樹池改造,拆違改造老舊景觀小品、改造標志性構筑物、改造地面道路、沿河硬質景觀改造、安防工程、防汛墻改造工程等。
在上海蘇堤春曉名苑延蘇州河邊原有濱河景觀帶常年處于封閉狀態,葉家宅路靠近寶成橋處有一扇鐵門圍堵。內部的景觀小品老舊破敗,多處采用整石塊擋土墻及磚砌樹池為主。標志性的蘇堤春曉大小鋼質拱門油漆掉落,基座石材破損。這些情況在本次改造工程中需提升景觀品質。
2、擋土墻的景觀改造研究
蘇堤春曉位于葉家宅路入口的擋土墻現場為三層跌落式形式。外立面為砂漿抹灰,形式老舊。原先方案考慮入口擋土墻采用花崗巖石材貼面處理,以簡潔牢固為主。后經過多方討論及甲方意見,考察了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了解到上海蘇州河的工業文化歷史。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于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不平等條約,導致大量的西方商人涌入上海灘。在這片土地上開設工廠,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那個時代中葉家宅路所在的寶成灣河灣以西開設了鼎新紗廠和崇信紡織公司,河灣以東開設了上棉一廠、六廠、七廠三家大型紡織廠,紡織機器不停的運作。在這樣的工業元素文化內涵下,經過考慮采用耐候鋼材料對入口擋土墻樹池進行改造。耐候鋼在不同的設計語言中常是工業時代的代名詞。它腐蝕的表面與工業文化歷史相互呼應。通過選用耐候鋼材料及周邊歷史文化內涵運用于擋土墻改造上。
選用耐候鋼后,考慮到耐候鋼樣式形式較為單調。需在耐候鋼上增加圖案結合燈光營造氛圍。于是在耐候鋼板上采用鏤空花紋設計。圖案選用蒲公英及樹叢設計,用蒲公英隨風飄蕩的設計理念,與周圍的綠化相互融合。在施工做法上,考慮到耐候鋼板圖案需影藏內部龍骨,小品完成后沒有龍骨露出的效果。經過研究內部龍骨的間距,調整耐候鋼板的圖案。并且考慮結構的牢固度和現場情況,在擋土墻拆除原有面層材料抹灰改造完成后。龍骨間距標準按照1米一根豎向龍骨布置。擋土墻立面上布置龍骨后,在把耐候鋼板圖案復制其上,調整耐候鋼板鏤空圖案。使其與內部豎向龍骨錯開。從而達到看不見龍骨的要求。
調查發現蘇堤春曉周邊有上海市普陀區回民小學,小學生較多。改造成耐候鋼板鏤空花紋擋墻后,鏤空的圖案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用手觸摸耐候鋼板鏤空面層。鋒利的鋼板會扎傷孩童。我們在耐候鋼板鏤空圖案內部膠粘了一層白色透光亞克力板,起到防止孩童手指觸碰的作用。
為了營造景觀小品夜晚的燈光效果,我們在鏤空的蒲公英圖案內部藏LED燈帶夜晚也能發出白色的光源星星點點。在耐候鋼板中的燈帶需要考慮照亮整個耐候鋼板鏤空圖案的效果。經過選用耐候鋼板小樣與LED燈帶的燈光距離對比。LED燈帶與耐候鋼板二百毫米的距離照明效果最好,能使得夜晚耐候鋼板鏤空圖案透過白色透光亞克力板發出變換色彩的亮光,亮度適中。通過燈光顏色的變化與植物搭配來營造此處的景觀效果。
改造后的擋土墻使得蘇堤春曉入口呈現新的風貌。通過結合周邊文化元素、材料及燈光效果,考慮安全及人為關還。來改造擋土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大小拱門的景觀改造研究
在蘇堤春曉保留有約8到9米高的大拱門和3米高的小拱門,其中小拱門上附有蘇堤春曉四個字樣。代表了上海蘇堤春曉名苑的歷史印記。大拱門也代表著此處的門戶印記。該景觀小品本身蘊含著周邊的歷史文化,需對此保留。
在材料上,大小拱門材料基本陳舊,需要對其改造。大拱門底部去除原有黑色花崗巖飾面,改為不銹鋼板包邊,內部布置有鍍鋅方鋼龍骨。頂部布置了白色礫石,使得大拱門整體現代感極強。并通過吊車涂刷油漆,修復了大拱門的黃色面層。小拱門底部也經過景觀改造提升,采用不銹鋼坐凳形式包裹原有小拱門基礎。不銹鋼板采用鏤空的楓葉圖案設計,與蘇堤春曉周邊環境融合。內部采用鍍鋅方鋼龍骨布置,與不銹鋼鏤空楓葉圖案錯開布置。避免了從不銹鋼板鏤空圖案看到龍骨的問題。鍍鋅鋼板采用膨脹螺栓固定于原有基礎結構上,與鍍鋅方鋼龍骨焊接。結合構成內部骨架。
在燈光提升方面。原先設想在大拱門頂部加裝投影燈,并安裝彩色LED燈帶。考慮到蘇堤春曉名苑居民可能受到大拱門上燈光炫目的影響,及夜晚居民休息的實際情況。后經過與電氣設計師及專業廠家的研究討論,取消頂部投影燈效果,LED燈帶改為單色效果,調暗亮度。使得上海蘇堤春曉名苑的居民夜晚休息不受打擾。投影燈被安裝于小拱門的文字底部。投影燈內部投影到地面圖案展現蘇堤春曉此地文化及海派文化內含。供經過的游人停留其中,觀察地上的圖案非常有趣。小拱門底部新建的坐凳形式基座底部藏有LED燈帶,與拱門基礎結構間距控制在一百毫米。保證夜晚光亮效果,夜晚不銹鋼板鏤空楓葉圖案會發出暖色調的光源。
改造后的大小拱門景觀小品,既保留了蘇堤春曉四字。又能通過細部的提升改造,使場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內含。使附近的上海蘇堤春曉名苑居民在來此處不顯陌生。還在曾經健身觀景的好去處。
4、景觀小品的改造研究總結
在普陀區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工程蘇堤春曉段改造景觀工程項目上,通過不改造原有結構的基礎,運用文化元素、材料及燈光三種方式解決了景觀小品的提升效果。充分的表現蘇堤春曉環境特色及工業文化內含。并在景觀小品中增加燈光照明設施,增加夜景效果。且在構筑物中安裝了投影燈,即利用了原來的景觀小品。又能增添文化特色,投影燈中的圖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我們總結出在改造一個原有景觀小品的設計上,可以通過文化元素、材料及燈光三種方式的結合。來解決現狀景觀小品的改造問題。營造景觀效果。使得景觀小品既保留了原有形態特點,又能給人以新的面貌。
這一方式可以較好的提升現狀景觀小品的改造效果。選用此方法能夠降低項目成本,在保證效果的基礎上,保留內部結構主體。對其他改造類項目的實施起到借鑒作用。也能很好的保留原有景觀小品所要表達的文化含義及肌理。同時該方法有很好的實施性和操作性。在如今改造工程復雜,造價成本限制的基礎上,能解決實際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