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與現代工程建設之間的聯系也愈發頻繁。在開展工程建設活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及時引入現代科學技術,在合理控制開支成本的同時,能夠大幅提升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率。本文以現階段的建設工程為論述對象,探討在BIM背景下開展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BIM;建設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往往與建設單位的內部經濟效益息息相關,但在實際開展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外界因素往往會對相關工作產生較為明顯的不利影響,隨著管理難度的不斷上升,引入新技術、應用新手段已經成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BIM對工程造價活動進行全程控制,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時能夠大幅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為后續建設工程的節流開源提供支持。
1、BIM的應用特點
1.1實現造價過程的可視化
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是建筑單位控制生產成本、提升內部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能否及時導入先進的管理技術與管理理念,將直接影響到建筑單位的綜合經濟效益。在傳統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環節,相關工作的開展以人力資源的配合和會計部門的計算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內部資金的流轉與調用處于半透明乃至于不透明狀態,相關信息的可用價值較低,且無法將核算職責精確落實到相關部門[1]。依靠BIM技術,建筑單位可實現造價過程與造價管理的可視化,依靠三維渲染技術,BIM能夠將整個建筑的整體外觀、內部構造、基本結構完整的展現出來,通過3D技術建立的施工模型,4D技術對虛擬施工的模擬,施工單位及專業人員能夠對施工步驟、施工時間進行重新推敲,并將相關材料轉化為可視化文件,實現造價過程的合理化、開放化。
1.2保留造價控制的協調性
協調工作是由施工單位或業主單位所發起的重要交流工作,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協調工作的開展結果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合作結果。在以往的交流活動中,協調工作的開展一般以語言交流為主,為了保留相關工作的協調性、開放性,施工單位需要派遣專人進行溝通,但單純的語言表述與材料表述并不能展示實際建設進度,在個人能力、合作欲望、施工進度等因素的綜合限制下,協調工作的最終結果并不能盡如人意,協調人員與實際施工人員也要面臨更為復雜的工作難題。依靠BIM技術則能夠及時處理協調環節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施工問題的定向分析,專業人員能夠對問題及數據做好集中處理,并利用信息共享將其反饋給對應的工作人員,要求其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在現代技術的有力支持下,建筑工程可更好的落實造價信息的協調及溝通工作,全面控制生產成本。
2、BIM技術在工程造價控制及管理環節的應用
2.1制定可行的成本控制計劃
與傳統的人力計算方式相比,BIM允許相關單位在短時間內調動大量信息[2],在宏觀數據的支持下,建筑單位能夠根據施工要求與施工進度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提出可行的成本控制計劃。
在可開展建設工程地過程中,相關建筑單位可利用BIM技術構建參數化的構件,依靠多技術的應用,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基于現階段的建筑要求構建建筑整體BIM模型,從而幫助決策者在第一時間掌握工程信息量,與人力調查、市場走訪等活動相比,BIM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多板塊的信息整合,為管理者的后期決策提供重要的技術參考;在完成基礎建模工作之后,建筑單位可將當前的建筑模型與BIM造價云系統相連接,在大數據處理背景下,計算機能夠在短時間內給出準確的投資估算,并引導決策者制定可行的建筑計劃;在后續的工程項目決策環節,管理人員可利用BIM技術快速編制項目投資估算書,保障估算的科學合理。相較于傳統的工程造價控制及管理模式,管理者能夠獲得充足的信息,并對相關投資估算進行更精確的處理。
2.2提出可行的招標管理方案
在工程建設活動中,多數招標活動以合作企業為主,為了保障行業的公平性、提升自身的對外競爭力,建設單位在參與招標活動的過程中應及時利用BIM完成招標預算的處理工作,通過對相關控制措施的合理運用達到控制造價成本的基本效果。
當建筑單位已經參與到對應的招標活動時,決策者可要求專業人員利用BIM技術對招標表現進行綜合處理并給出可行的招標管理方案——招標環節利用BIM技術進行圖紙轉化,將平面內容轉化為立體模型,并根據實際工程要求、工程量的要求進行定額編碼[3],在保障相關數據的科學性、系統性的同時進行控制報價的相關計算;在完成招標造價的預處理任務之后,建筑單位可利用BIM技術對招標文件進行合理編制,并謹慎比對自身招標價值與招標單位之間的差異,防止計算誤差影響造假的準確性,保障施工效率。對比于傳統的人力資源招標、線上招標等方式,BIM技術能夠很大程度的保障合同條款的嚴謹性和準確性,能夠盡可能的減少因合同缺陷而造成的糾紛事件。
2.3對施工造價進行控制管理
BIM對于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施工之前,在開展施工任務、完成施工任務之后,施工單位也可利用BIM技術對相關造價進行二次核算——在施工環節,施工單位可利用BIM技術發起結算管理、審核對量、資料管理和成本數據庫積累等任務,在基于模型的結算管理模式下,施工單位可對變更、暫估價材料和施工圖紙進行統一的整理核算,并避免計算、漏算等情況,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核算模式,基于BIM技術的審核工作更加智能、便捷;在BIM處理技術的支持下,施工單位能夠實現自動處理差值、自動分析原因、自動生成結果的現代化造價管理,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核對爭議的發生頻率。
BIM技術能夠針對估算、概算、預算等活動建立原始數據庫,并根據時間與處理數據的積累將構件信息、材料價值信息等內轉化為集指標類、價格類多類數據為一體的多維數據庫,為后續的造價審計工作提供保障。
結語:
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活動中,BIM技術已經成為核算工程造價數據、處理工程造價預算的主要手段,將其應用在建筑項目的設計與施工環節,能夠為建筑單位帶來全新的造價控制處理體驗。企業應盡量保障BIM對原有工程造價控制問題的處理效率,以計算機技術為前提調價,發揮BIM的高效特點,處理工程造價控制環節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潔.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管理變革[J].低碳世界,2016(9).
[2]劉昌榮,于犇.淺談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管理[J].商品與質量,2017(17).
[3]孫俊玲, SUNJun-ling.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4):17-18.
作者簡介:
馬惠馨(1985.04),女,漢族,山東菏澤人,研究生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