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江
摘 要:由于我國牛、羊養殖業中,最常見的病癥就是細菌性疾病,而這種病癥會對牛、羊的養殖帶來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通過對牛、羊業中的五大病癥進行分析,總結出五大病癥的解決方法,進而對癥下藥,解決當前牛、羊業中的問題,促進牛、羊養殖業的發展。
關鍵詞:牛、羊養殖;細菌性疾病;飼料衛生;牛舍管理
牛、羊肉是我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大量的牛、羊養殖中,因為各種細菌性疾病的出現往往會給牛、羊養殖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導致牛、羊肉的養殖出現問題,這就是因為人們對細菌性疾病的忽視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為了消除這種不良影響,細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工作必須盡快進行。
一、細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常見的疾病種類
1.肉毒梭菌中毒癥。所謂肉毒梭菌中毒癥,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疾病,這種疾病是由于牛、羊在食用草料的過程中,無意間的食用了含有某些動物腐爛尸體的干草導致的,這種病癥一旦出現就會影響牛、羊的神經系統,輕度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牛、羊的呼吸困難,食欲不振。嚴重的情況則會導致牛、羊無法呼吸而昏厥甚至死亡。
2.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細菌性病癥,因為這種病癥一旦出現就非常難以治療,所以它對羊群的威脅巨大。其病因主要是一種梭狀的芽孢桿菌引發出來的疾病,伴隨著這種疾病出現的一般表現為羊黑疫或者羊腸毒血病這種較為嚴重的疾病,所以治愈這種疾病難度很大。
3.沙門氏菌癥。沙門氏菌癥是一種在小羊羔,小牛犢中流傳甚廣的細菌性疾病,導致這種病癥出現的原因就是沙門氏菌。這種疾病的出現會引發腸炎,敗血癥等病癥。同時,其表現普遍為腹瀉,精神萎靡等癥狀。也因為這癥狀的表現與肉毒梭菌中毒癥的癥狀十分相似,所以也很容易被人錯誤治療。
4.羊鏈球菌病。在牛、羊中,有一種病癥會讓綿羊的養殖變得極為困難,這個病癥就是羊鏈球菌病。因為如果綿羊染上了這種細菌性疾病,就很容易身體抽搐,無法呼吸從而導致死亡,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癥。而導致這種癥狀出現的原因,就是養殖環境的陰暗潮濕以及衛生消毒工作做的不到位。
5.巴氏桿菌病。巴氏桿菌病是一種頗為復雜的病癥,這種病癥因為患病變現情況的不同往往會分成三種,分別是肺炎型、浮腫型以及敗血型。其中最嚴重的一種是敗血型巴氏桿菌病,而這種病往往會導致牛、羊昏厥甚至死亡,是后果最為嚴重的細菌性病癥之一。
二、細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
1.肉毒梭菌中毒癥防治措施。肉毒梭菌中毒癥多是牛、羊的飲食不衛生引起的,其防治措施最重要的就是從飼料方面做出改進。平時就要注重飼料的選擇,保證飼料的清潔干凈和營養健康。要經常打掃當前牛舍的環境衛生,清理死亡的動物尸體,保證牛舍的衛生安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牛、羊在懷孕期間抵抗力很弱,最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在給牛、羊喂養飼料的時候,最好將飼料進行加熱用來清理病菌,等到加熱完成之后,將飼料放置十分鐘之后再給牛、羊食用,從而保證了牛、羊飼料的安全性。如果牛、羊已經感染了病癥,可以在初期進行3到5ml的多加抗性毒素注射,然后可以按照每公斤體重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萬IU對牛、羊進行靜脈注射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2.羊梭菌性疾病防治措施。羊梭菌性疾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癥,因為這種病癥突發性強而且難以治療,所以如果發現不及時的話就會對牛、羊養殖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為了防治這種情況的出現,平時就要對牛、羊經常性的進行接種工作,在藥物的選擇上最好使用羊三聯苗,這種藥物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牛、羊的患病概率,從而達到預防的效果。如果發現已經患病的牛、羊,就要將其遠離牛群然后單獨隔離,防止病癥傳染,再針對患病牛、羊進行對癥下藥,將危害降低到最小。
3.沙門氏菌癥防治措施。針對沙門氏菌癥的防治措施和肉毒梭菌中毒癥一樣,都要加強平時牛、羊的飼料管理,注意飼料的衛生,是否含有病菌,然后通過打掃牛舍的辦法來減少病菌的滋生,再定期進行牛舍消毒,保證牛舍整潔。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其表現形式與肉毒梭菌中毒癥極其相似,所以在發現牛、羊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這樣的情況后一定要請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辨別,確定牛、羊患有的是否為沙門氏菌癥,然后按照三種不同種類的沙門氏菌癥進行針對性的對癥下藥,保證牛、羊的安全。防治沙門氏菌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接種的時候,使用特定的藥物,推薦使用土霉素,并注意在使用藥物之前注意進行藥敏試驗,防止牛、羊因藥物不適應導致的意外死亡。
4.羊鏈球菌病防治措施。當患有羊鏈球菌病的牛、羊被發現之后,就要將發病牛、羊立刻隔離開,同時立刻對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再檢查自己的牛舍是否環境狀態糟糕,然后對牛舍的結構進行調整,保證牛舍擁有良好的通風,讓牛舍環境不再陰暗潮濕。而對于已經發病的牛、羊要立刻請專業人員進行治療,因為這種病癥會導致牛、羊很快死亡,所以養殖戶一定要平時多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5.巴氏桿菌病防治措施。巴氏桿菌病要注意的一點是,這種病癥擁有很強的潛伏性,在爆發之前其實就已經在牛、羊的體內隱藏了一段時間,所以,為了針對巴氏桿菌病的特點,在平時就要加強牛、羊飼料的安全檢測工作,保證牛舍內的衛生,從而預防這種病癥的發生。在防治的過程中必須由專業人員來進行防治工作,因為巴氏桿菌病本身擁有三種表現形式,這三種形式需要從牛、羊不同的表現來區分,從而對牛、羊進行針對性治療。其中,在牛、羊的喉嚨以及口腔內出現浮腫狀態的話,這種病癥就是浮腫型巴氏桿菌病。如果牛、羊出現呼吸困難的同時還伴隨著咳嗽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患有肺炎型巴氏桿菌病,如果牛、羊突然變得食欲不振,甚至出現便血的情況,這種表現就是敗血型巴氏桿菌病,三種類型變現不同,治療手段也不相同。最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牛、羊因為這種病癥死亡,就要對尸體進行徹底銷毀,從而防止病菌擴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細菌性病癥會給牛、羊養殖業造成巨大的危害,但是,這種危害并不是無法治理的,通過對牛、羊飼料的管理,經常打掃牛舍衛生,最后利用科學手段對不同病癥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理,就可以切實有效地減少細菌性病癥對養殖戶們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曉.細菌性疾病在牛、羊中的防治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121.
[2]黃芳.新常態下的機關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探討[J].智庫時代,2019(4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