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春耕生產中,我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春耕生產圍繞“人、地、錢”做文章,蓄積長遠發展動力。巴蜀大地的田野上,耕作正當時。
破冰,從激活“人”開始。2月,出臺代耕代種代管獎補方案,明確誰種地、誰受益,在明確土地權屬基礎上,明確利益分配格局。
激活“地”,從“穩”“增”入手。除試點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外,四川率先啟動撂荒地復墾復耕激勵試點,不斷喚醒“沉睡”的耕地。目前,全省已有30余萬畝撂荒地“重生”。
種地如何掙更多的錢?今年起,我省首次將大豆種植納入補貼范圍,并整合糧食產業支持資金提高補貼標準。同時,擴大機具品目、提高補貼標準,推廣復合種植、稻田養魚等高附加值種養業模式……一招一式,激發農戶種糧積極性。
截至目前,我省已完成大春作物播栽2482萬畝,占計劃播栽量的31.7%,比往年同期高出0.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省生豬存欄2986.7萬頭,環比增長4.04%,實現連續5個月增長。(本刊綜合) (責編/謝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