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鳳

“春風十里邀旖色,柳色微拂小洋樓。”一座座以“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墻”為特色的小洋房依山而建,一方方荷塘點綴在屋舍周圍,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田園畫卷。4月22日,記者走進廣元市旺蒼縣嘉川鎮五紅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旺蒼縣地處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為破解“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難題,旺蒼縣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積極推廣以“縣建現代農業園、村建特色示范園、戶辦產業小庭園”為內容的“三園”聯動模式,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向園區集中,實現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 配套設施“軟硬兼顧”
艷陽高照、天氣爽朗,五紅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居民們在村文化體育廣場上怡然閑聊,孩子們歡快地追逐嬉戲……一幅美好生活畫卷映入眼簾。
“要不是易地扶貧搬遷,我哪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五紅村搬遷戶吳合太樂呵呵地說。未搬遷前,吳合太一家住在山上,交通不便、沒有產業,日子過得很苦。如今,吳合太一家不僅住上了功能齊全的小洋房,用上了自來水、天然氣,還搞起了特色種植,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吳合太感嘆道:“現在到鎮上只要十幾分鐘,娃娃讀書、辦事購物都很方便。”
“以前村民生活很是不便,就用水來說,村民們需要到兩公里外的梁家山腳下排隊挑水。”五紅村黨支部書記張立俊介紹,現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水、電、路、氣都通了,還配套建設了村級活動陣地、衛生室、農家書屋、文化體育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讓搬遷群眾深切感受到生活變化。
此外,五紅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經常舉辦各類活動,豐富群眾日常生活。從條件艱苦、交通不便的新田灣山腳下搬進新居的張小容經常參加廣場舞、民歌比賽等活動。張小容說:“現在的生活安逸得很。”
? “大業主”帶動“小農戶”
“前兩年將自家5畝地種上了黃茶樹,今年采摘的春茶保守估計能有5萬元收入。”旺蒼縣木門鎮三合村貧困戶蔣宗仁多年來一直在外地務工,2016年他得知三合村建設產業示范園的消息后回到了村里,并在村里種茶大戶的帶動下發展起茶葉種植,走上了“以產業脫貧致富”的路子。
三合村黨支部書記袁培明介紹:“依托木門現代農業園區,三合村建成了300畝茶葉‘一村一品示范園,214戶農戶發展起了1畝以上茶葉加其他種植、養殖的特色微庭園,貧困群眾脫貧有了底氣。”
旺蒼縣以工代賑辦主任白文林介紹,旺蒼縣統籌推進“萬畝現代農業園、村特色產業示范園、戶辦特色微庭園”“三園”聯動發展,實現特色產業帶狀發展、塊狀覆蓋,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跨鄉跨村”的產業集中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遷后“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園區大,業主多,就近學,收獲大。”旺蒼縣東河鎮南峰村村民文嘉笑著說。2018年,文嘉找到東河現代農業園區內的大業主鄧建,向其購買藍莓苗,并學習藍莓栽種技術。2019年,文嘉種植的藍莓初次掛果就獲得不少收入。
“‘三園聯動有利于大業主帶動小業主和村民,打通產業壁壘、技術屏障,實現聯動發展。”東河鎮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如是說。
“只有將園區利益和農戶利益相結合,才能激發農戶的積極性,才能為園區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旺蒼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杜永紅說,截至2019年年底,旺蒼縣已建成19個萬畝億元現代農業園區、137個百畝以上“一村一品”示范園、2.1萬個1畝以上特色微庭園,農業增加值實現23.7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179元。
? “小投入”帶來“大回報”
“前期受疫情影響,全家都宅在家里,今天帶孩子出來休閑垂釣,感受下大自然氣息,孩子們可高興了。”4月19日,前來旺蒼縣金溪鎮黃柏村溪口湖漁業公園游玩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在旺蒼縣城,集鄉野賞花、休閑垂釣、田園采摘、農家美食于一體的黃柏村是家人周末常玩地。
在“三園”聯動發展的示范帶動下,黃柏村村民調整了種植結構,將自家土地用來發展流水養魚,并種植梨樹、菊花等特色產業。“因為有梨樹、菊花這些特色產業,漁業公園顯得更有自然氣息。”看著村級特色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黃柏村村民陳杰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推行搬遷群眾與合作社抱團發展,提出旅游扶貧富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條集‘花果、漁獵、田園于一身的特色發展之路。”黃柏村第一書記陳從升說。
目前,黃柏村按照“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產品圍繞旅游造,產業圍繞旅游轉”的建設思路,開發梨園休閑觀光采摘園和流水養魚科技示范園,建設休閑漁業示范基地90余畝,帶動易地扶貧搬遷戶培育了一批特色農家樂,建成集觀光、餐飲、休閑、垂釣、度假、體驗等為一體的休閑漁業主題公園。陳從升說:“如今,打算搞民宿旅游、農家樂的村民越來越多了。”(作者單位/青鵬 ?中共旺蒼縣委組織部)(責編/蔣筱青)
觀察手記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著為特色農業產業提供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依托作用。村特色產業示范園上連現代農業產業園、下連戶辦產業小庭園,既發揮著紐帶作用,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平臺。戶辦產業小庭園則成為貧困戶直接增收、脫貧致富的載體。煥發出新活力的“三園”聯動發展模式,讓旺蒼縣形成“縣有支柱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骨干項目、戶有增收門路”的產業發展格局,也成為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