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洗禮。瀘州市納溪區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黨員戰疫表現臺賬”,第一時間掌握全區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情況。
一線建臺賬
“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斷”“不扎堆、不聚會,湖北返鄉要報備”……納溪區護國鎮鳳凰村70歲老黨員姚榮華寫的一句句宣傳標語,吸引了鳳凰村村民的目光。疫情發生后,姚榮華主動聯系村黨支部,村黨支部將其登記到“黨員戰疫表現臺賬”,隨后姚榮華被安排到村疫情防控宣傳志愿隊幫忙。
為全力防控疫情,納溪區實施疫情防控全域網格化管理,將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由基層黨組織納入“黨員戰疫表現臺賬”,并按照定格、定人、定責的“三定原則”設崗定責,實行動態管理。
為使每個黨員充分發揮作用,納溪區根據黨員年齡、特長等組建了200余支志愿服務隊,為群眾提供“靶向”服務。
在“黨員戰疫表現臺賬”的激勵下,不僅喚醒了黨員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和對黨組織的歸屬感,還形成了“比奉獻”“比作為”的氛圍:為方便群眾生活,納溪區3000余名黨員志愿者擔當代購員;納溪區直機關1000余名黨員主動到“三無小區”開展人員排查等工作。
激勵有作為
1月29日,正值農歷鼠年大年初五,這天是葉倩男在納溪區白節鎮衛生院堅守崗位的第六天,也是她38歲的生日。“等疫情結束了,我把生日給你補上。”同在白節鎮衛生院工作的丈夫高彬安慰她說。葉倩男介紹,除夕當天她就和丈夫來到單位上班,雖然離家僅兩公里,但夫妻倆都沒有時間回家。
這對“80后”黨員夫妻的故事只是納溪區黨員助力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為激勵黨員擔當作為,納溪區重點考察下沉一線擔當宣傳員、排查員、代購員、勸導員、信息員和監督員“六員”情況,并依據“黨員戰疫表現臺賬”挖掘和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進典型,作為評先評優重要依據。
孫旭東是納溪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的一名干警,2019年6月他被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防控期間,孫旭東堅守崗位,參與破獲一起轄區系列盜竊電纜線案、一起涉及疫情期間售賣體溫槍詐騙案。納溪區根據他的表現情況,考察后將其“火線”發展入黨。
目前,納溪區已對8000余名主動請戰到抗“疫”一線的黨員建立了“黨員戰疫表現臺賬”,收集表現突出黨員事跡800余條。同時,納溪區對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經受住考驗的128名年輕黨員,納入后備干部隊伍管理,對工作推動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4名黨員,堅決予以調整。(作者單位/中共納溪區委組織部) (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