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婭君
“本想早點去鎮上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了,但給油菜施肥又耽誤了好幾天。”一大早,資中縣鐵佛鎮高屋基村村民羅云芳帶齊資料,準備去鎮上的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保險。
“你用不著去這么早,今天是鎮上的趕場日。”出門前,鄰居的一句話“點醒”羅云芳。羅云芳的家離鎮政府十多公里,以往辦個手續需要起個大早,如今在趕場日上午,在鎮上的便民服務大廳就能找到本村干部,需要辦理的事項可以一次性辦好。
2019年12月23日,內江市委七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基層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推進“放管服”改革向鄉村延伸。為此,資中縣推行“鎮村聯合辦公”一站式服務,讓農村群眾辦事更便捷。
鎮村聯、好又快,群眾辦事很稱心
4月21日,一名女子急匆匆地來到獅子鎮便民服務大廳:“你好,我是鑼鼓山村人,嫁到成都郫都區,那邊現在拆遷,我要開個在村上沒有房產的證明才能享受賠償。單位只準了我半天假,下午2點的高鐵回成都,時間來得及不?”
“來得及,我們鎮上實行鎮村聯合辦公,今天是逢場天,每個村都有村干部在這里集中辦公,你不用跑村上了,直接去窗口找鑼鼓山村的村干部,我帶你過去……”在窗口服務的一名干部耐心地回答。
提到開證明、蓋章或辦證,茶店子村村民廖燕深有感觸:“沒實行鎮村聯合辦公前,辦事很不方便,有時來回跑好幾趟,如果資料填錯了或時間不湊巧,一個證明幾個來回都辦不下來,時間浪費了,事情也耽誤了!”
在獅子鎮便民服務大廳內,“一站式”陽光服務平臺和“10分鐘辦事圈”兩個平臺十分顯眼。“為了方便群眾辦事,鎮黨委在強化服務設施上下了大功夫,花了5萬元對鎮便民服務大廳進行了標準化建設。”獅子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魏紅表示,“如今群眾辦事不再受折騰了,村干部在做其他工作時也不用擔心有群眾來簽字蓋章找不到人了”。
模式轉、笑相迎,群眾辦事很舒心
硬件設施好了,為民辦事服務的模式也得到了優化。獅子鎮以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為目標,大力推行便民服務集中辦理,實現服務事項“應進必進”。目前,便民服務大廳共進駐勞動保障等10個單位和11個村代辦點,包含15個事項,群眾辦事實現了由“進多門”向“進一門”轉變。
在農村,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為了更好地服務這部分人群,獅子鎮黨委的解決之道是:制作3000份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辦事指南,告知群眾辦事流程和需要提前準備的資料,避免群眾跑“冤枉路”。
“我們堅持‘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高質量做好便民服務事項‘十統一‘標準化建設和辦事流程優化工作,削減各類繁瑣手續和不必要的證明。”魏紅介紹,在便民服務大廳,“五個一”的服務標尺深入人心,“一張笑臉相迎、一句禮貌問候、一把椅子相讓、一杯茶水相待、一個滿意答復”在細微處無形中拉近了鎮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此外,為了讓每一名鎮村干部都成為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為民服務的行家里手,獅子鎮每月定期開展“干部大講堂”,通過邀請專家授課、組織村干部開展業務研討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窗口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通過學習,我們不僅提高了自身素質,還能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獅子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吉感慨道。
協幫代、弦緊繃,群眾辦事很放心
“以前會有群眾投訴辦事服務的一些情況,但現在沒有了,鎮村干部不僅開展聯合辦公,還提供溫馨的‘三辦服務,實實在在幫老百姓解決了問題。”說起“三辦”服務,鐵佛鎮黨委副書記陳文議打開了話匣子。
所謂“三辦”,即“協辦、幫辦、代辦”服務,主要針對一些腿腳不便的群眾。各村(社區)工作人員負責為其解答疑惑,協助準備、代收申請材料等,代替群眾到鎮便民服務大廳辦理各類業務手續。這樣的服務離不開鎮村干部緊繃的紀律之弦。
“鎮村干部腦袋里的那根弦時刻都是繃緊了的。”陳文議表示,這一變化與鎮上將干部們的“一站式服務”納入考核、逗硬獎懲是分不開的。
為了提升服務質量,鐵佛鎮建立了簽到考勤、現場評議、全程代辦、限時辦結等一系列制度。“我們在每季度會對辦理的進度和滿意度進行考核通報。”陳文議介紹,“考核結果還會納入各村(社區)的年終目標考核”。
截至目前,鐵佛鎮便民服務大廳共接待群眾達8.1萬人次,為群眾辦理事項7.25萬人(次),辦理各類證件4.3萬件,群眾滿意率達100%。
群眾期盼處,就是改革的發力點。下一步,資中縣將加大對鎮便民服務中心(服務點)、農民工服務中心(服務點)標準化建設的力度,依法將涉及群眾關心的、辦理面廣的行政權力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授權下放到各鎮辦理,逐步推進具備自助查詢、辦事功能的設備向各鎮延伸,推動各鎮政務服務智能化發展,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減少群眾跑路次數。(作者單位/中共資中縣委組織部) (責編/謝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