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啟勇
廣安市委組織部有兩名駐村第一書記,一個叫文道才,派駐武勝縣鳴鐘鄉龍廟村;一個叫文淵,派駐武勝縣華封鎮觀音寺村。從下派之日起,兩個“文書記”便和村民們同吃同住,一起“拔窮根”“尋出路”,演繹了一幕幕暖心動人的故事。
馬不停蹄的“二師兄”
因為體型的緣故,文道才被熟識的人稱為“二師兄”。下村之前,他很關心自己每天在微信上的運動步數,如果少于一萬步,不管多晚都要想辦法補上。下村之后,“二師兄”這方面的煩惱沒有了,不出意外,他每天的步數都在一萬五千步以上,多的時候達三四萬步。他的一步一步里,走出了龍廟村的可喜變化。
2014年底,龍廟村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村。“窮倒不是最大的問題,村‘兩委班子不團結,遇事村民不來氣才最惱火。”文道才說,“到任之初,甚至還發生過村民圍堵上級檢查車輛的事情”。文道才用一個月時間,集中走訪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和老黨員后,摸清了“癥結”所在。
“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是當務之急。”文道才馬不停蹄,“三顧茅廬”請回離任的村干部錢安明,協調老支書陳代林擔任村委會主任,讓思維活躍又有文化的陳雪梅擔任村支書……幾番調整,村“兩委”做到了老中青結合、知識與經驗互補,戰斗力迅速提升。
在文道才和新村“兩委”班子帶領下,很多龍廟村以前辦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都變成了現實:硬化公路7.1公里,新修便民路4公里,拓寬黑化到村公路4.73公里;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00余萬元,讓全村群眾喝上自來水、用上天然氣;修建垃圾轉運池、垃圾池,放置垃圾箱30個,安排專人負責垃圾清運……一點一滴的改變,讓龍廟村村民的生活漸漸有了城里人的樣子。
“我最感謝說普通話(文道才是黑龍江人)的文書記,現在交電費好方便,少跑好多路哦。”龍廟村生豬養殖戶肖華明的感慨背后藏著一個故事——2018年7月的一天,肖華明家因未及時交電費而停電,恰逢家里飼養的母豬產仔,在天氣悶熱通風不好的情況下,生豬容易死亡。而龍廟村的村民那時要充電費,只能到5公里外的場鎮上。來去打摩的花去30元錢不說,耽誤的時間還長,肖華明急得不行。文道才聽說這件事后,立即與飛龍供電所取得聯系,經多次溝通,村里開設了電費交存點,現在村民交電費只需步行幾分鐘到村里的農資物流中心即可。
農資物流中心的作用不光是交電費這么簡單,在這里,村民可以買米買面買醬油,取錢轉賬充話費,甚至還可以網上購物并代銷農產品。農資物流中心成了村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站點。
“我們原來的活動陣地布局不合理,加之村務公開不及時,活動辦得少,村民們意見很大。”龍廟村村主任陳代林介紹。文道才到村后,積極推進“磐石工程”,新建了集黨組織活動陣地、黨員教育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宣傳文化中心、農資物流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衛生健康中心、群眾活動中心于一體的高標準村級活動陣地。“現在我們村的活動中心成了村民有事辦事、無事拉家常的地方,好耍的很。”
“要讓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光靠耍嘴皮子喊口號是不行的,必須實實在在去跑去抓。”文道才說,“第一書記跑起來了,村‘兩委就動起來了,村民們自然也會跟上來”。
不怕狗攆的“城里娃”
文淵所在的觀音寺村離武勝縣城不遠,車程也就十幾分鐘,但他沒有選擇住在條件更好的縣城,而是租住在村里。
那是一棟三層民房,文淵和其他兩名幫扶隊員住一樓。房間的布置很簡單:一張床,一個布面衣柜,一只行李箱。而那只行李箱還兼顧桌子的作用,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都堆放在上面。廁所沒有門,屬于“半開放式”,如果正在上廁所的時候聽到其他人的腳步聲,得趕緊咳嗽一聲,暗示對方晚點再來。“好在我們幾個都是男性,不會太尷尬。”文淵笑道。
作為“城里娃”,文淵從出生到研究生畢業都沒有在農村長時間待過。“才來的時候有點迷茫,人生地不熟,吃住行都不習慣,根本不知道工作如何開展。”文淵說,“為了盡快熟悉情況,他一戶一戶上門走訪,希望能盡快讓大家認識他、熟悉他、支持他。”
“才去沒經驗,入戶時遇到看門的土狗就盯著狗的眼睛看。”文淵說,“后來才知道這是大忌,越盯著它,它越想咬你。”在下村的第二天,文淵被一只土狗攆過,那天恰逢下雨,文淵在濕滑的泥路上沒跑多遠就摔了個四仰八叉,雖然農戶及時攔住了撲過來的土狗,但一身泥的文淵已很是狼狽,“當時我就想,村里這條土路一定要好好修整修整”。
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但真要修路可沒那么簡單。爭取資金、協調部門、發動村民,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文淵沉下心來,一遍遍地跑,反反復復做工作。不到半個月,資金到位、手續齊全、施工隊進場。村民們恍然發現:這個小文書記辦起事來還挺麻利。
工程開始后,文淵就一門心思盯在工地上。筆者見到文淵時,他正在指揮車下混凝土漿。“往前走點,抬起來,放。”伴隨著轟隆的聲響,混凝土漿傾瀉到土路上,手持鐵鏟的村民們趕緊上前進行鋪設。突然,路肩一處擋板開始漏漿,在一旁指揮的文淵順手搬起一塊石頭跳了過去,準確地堵住缺口,同時自己也被濺了一身漿。
“小文書記,你這個造型哪兒像個書記嘛,倒有點像個包工頭。”車司機從后視鏡里見狀開起了玩笑。
“那是哦,你提醒我了,我還要去我‘包的另一個工程看看。”文淵一邊回應一邊走。
文淵所說的“另一個工程”指的是正在同時推進建設的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投資70多萬元,目前已基本修建完成,正在進行掃尾工作。從遠處望過去,灰白相間的二層小樓樸實又美觀。“村‘兩委可以在這里辦公,村民們可以在這里辦事、休閑、娛樂,疫情結束后,我們還準備開設假日學校。”文淵翻看著筆記本上的記錄,滿臉期待地說,“到時候,村里的留守娃就不愁沒地方去了。”(作者單位/中共廣安市委組織部) (責編/陳賢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