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軍
摘要:傳統的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自主學習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只有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有利于學生的終生發展。本文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物理學科的特點,提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學習
初中物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教師應加強物理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一、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習。甓
課前預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表現,也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學生通過預習能夠了解物理基礎知識和相關內容,容易理解教師講的內容,也能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培養學生自主預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課前預習問題,讓同學們圍繞問題,通過對課本的學習自主解決這些問題,將不懂的地方拿到課堂上進行探討。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物理“升華和凝華”時,布置相關問題,如:什么是升華和凝華?升華和凝華又是怎樣完成的?升華和凝華有什么區別?生活中的升華與凝華有哪些?讓同學們帶著這四個問題進行預習,在課堂的教學中,重點對這四個問題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導學案編寫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提高學生整體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光的直線傳播》的學習中,首先確定教學目標是了解什么是光源、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這時利用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提高課堂效率,導學案的編寫以填空題的形式讓學生掌握什么是光源,然后要求學生自主畫出生活中的各種光線。導學案編制需要簡潔明了,要易于簡單知識點的理解,這樣能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導學案的使用實現了學生在教學中占有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
二、指導學生利用課本自主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要充分利用好課本,課本中有定義、公式、插圖等物理知識,教師要在課前指導學生如何利用這些課本內容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三頁的6-2插圖,指出在使用托盤天平過程中的錯誤,要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四幅圖分別說明了什么物理知識?判斷的依據是什么?以后遇到類似插圖又如何分析和思考?課本中的探究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自主學習,明確探究的目的,做好探究前的準備,精心設計探究的步驟,從而進行探究活動,得出相應的結論,并加以運用。課本中的“生活、物理、社會”的內容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面,不可忽略,也是物理知識拓展運用的重要內容,諸如此類,教師只要做有心人,指導學生利用好課本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有民主、平等的意識,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要與學生和諧相處,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使學生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中自主學習。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以教學魅力征服學生。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師要認真準備課堂教學,把每一堂課都上得精彩;做好教學設計,注意教學設計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構建活躍的物理課堂。
例如,教學設計中要有多個互動性的環節,如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等,這些環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進行引導,善于向學生設問,不僅要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能夠用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進行思考,進行環環相扣地學習。互動環節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的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進行獨立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積極思考、勇于發言。教師要學會放手,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代勞,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學生自己解決。比如學生上黑板做練習后,要求學生在講臺上講解做題思路、取得的收獲、歸納得失,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倡學生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物理教師要在實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實驗探究能力,比如學生學習八年級物理下冊摩擦力,引導學生自主實驗,在桌面上拉動木塊,會不會有力阻礙木塊運動?如果勻速拉動木塊會得到什么結論?阻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分析、歸納,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是啟發、引導。有些實驗方便易做,比如體驗液體壓強的存在,學生利用玻璃管、橡皮膜、朔料袋等身邊的器材直接自主探究學習,總結規律,得出結論。有些實驗不易操作,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學生可以課前自主學習課本內容,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進行學習。
五、結語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初中物理,不僅對初中物理的學習非常需要,并且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初中生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