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榮,童建霞
(北京市門頭溝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3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的癥狀(如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但對其進行檢查未發現其出現器質性病變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1]。此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胃竇及十二指腸的運動協調功能發生紊亂、長期存在不良情緒、內臟存在高敏性及發生幽門螺桿菌(Hp)感染等有關。兒童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發病群體。此病患兒的病情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對其生長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本文將近年來北京市門頭溝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接診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其進行個體化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北京市門頭溝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接診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其病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早飽、噯氣或惡心嘔吐等癥狀,且其家長均自愿讓其參與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對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西沙必利或奧美拉唑等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存在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年齡<4歲、病歷資料缺失及在近期內服用過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結果藥物的患兒[2]。將這些患兒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OBG組(n=31)與REG組(n=31)。OBG組患兒的年齡為5~14歲,平均年齡為(10.31±3.45)歲;其病程為3~17個月,平均病程為(7.20±2.61)個月;其中,男女患兒分別有16例和15例。REG組患兒的年齡為4~14歲,平均年齡為(9.78±3.06)歲;其病程為2~18個月,平均病程為(7.36±2.78)個月;其中,男女患兒分別有17例和14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REG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方法是: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與多潘立酮對其進行治療。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0.42 g,每天服2次。多潘立酮的用法是:口服,對于年齡≥12歲或體重≥35 kg的患兒,每次服0.3 mg/kg,每天服3次;對于年齡<12歲或體重<35 kg的患兒,每次服0.15 mg/kg,每天服3次。對OBG組患兒進行個體化治療,方法是:用西沙必利對存在早飽、腹脹、上腹痛癥狀的患兒進行治療。此藥的用法是:對于體重≥25 kg的患兒,每次服5 mg,每天服4次;對于體重<25 kg的患兒,每次服0.2 mg/kg,每天服4次。用奧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對存在反酸、噯氣、上腹痛、燒心癥狀的患兒進行治療。多潘立酮的用法與REG組患兒相同。奧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0.6~0.8 mg/kg,分2~3次服用。用奧美拉唑和阿莫西林對存在Hp感染的患兒進行治療。奧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0.6~0.8 mg/kg,分2~3次服用。阿莫西林的用法是:口服,對于體重≥40 kg的患兒,每次服0.25~0.5 g,每天服3次;對于體重<40 kg的患兒,每天服20~40 mg/kg,分2~3次服用。對兩組患兒均進行10 d的治療。
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3個月,比較兩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包括上腹痛、腹脹、早飽、惡心嘔吐等癥狀)的評分(總分為3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兒消化不良的癥狀越嚴重)。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用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其療效)。顯效:經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經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經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減輕[3]。比較兩組患兒在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用SPSS 17.0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相比,P>0.05。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OBG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均低于REG組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 (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 (分,)
組別 例數 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3個月OBG組 31 25.21±3.56 17.03±2.68 12.76±1.34 REG組 31 25.38±3.73 21.15±2.90 16.53±1.85 t值 0.219 5.861 9.529 P值 >0.05 <0.05 <0.05
OBG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REG組患兒,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兩組患兒在用藥期間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兒童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過去,臨床上對此病患兒主要是進行增強胃動力、調節腸道的內環境等治療,但療效欠佳。臨床實踐證實,在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進行治療時,應仔細了解其飲食習慣、性格特點、生長環境和發育情況等,并對其進行系統的檢查,在此基礎上對其實施個體化的治療,這樣才能有效地緩解其病情。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OBG組患兒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均低于REG組患兒,P<0.05。OBG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REG組患兒,P<0.05。這與王華等[4-5]的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進行個體化治療可顯著改善其上腹痛、腹脹、早飽、惡心嘔吐等癥狀,緩解其病情,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