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江蘇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淮安 223002)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指因感染肺炎支原體引發的肺部炎癥性病變。該病患兒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及肺部有濕啰音等,部分患兒可伴有嘔吐、腹瀉等輕度的消化道癥狀[1]。近年來,隨著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流感嗜血桿菌等病原體的流行,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2]。進行霧化吸入是臨床上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常用方法。該療法具有起效迅速、用藥量少、安全性高等特點[3]。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江蘇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對該病患兒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江蘇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94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關于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2)其病情經胸部X線片檢查被確診。3)其家長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4)無肺外并發癥。其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心、腦、肝、腎及造血系統的嚴重原發性疾病。2)合并有重癥感染,且出現呼吸衰竭的現象。3)對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過敏。將這94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7例/組)。觀察組患兒中有男26例,女21例;其年齡為1~9歲,平均年齡(4.5±1.3)歲;其病程為 3~ 7 d,平均病程(5.0±0.9)d。對照組患兒中有男24例,女23例;其年齡為1~8歲,平均年齡(4.7±0.6)歲;其病程為2~7 d,平均病程(4.6±1.1)d。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止咳、平喘等對癥支持治療,同時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由東北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426,規格:0.25 g/瓶)對其進行治療。注射用阿奇霉素的用法為:將10 mg/kg的注射用阿奇霉素溶于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在此基礎上,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將霧化吸入裝置與中央供氧設備相連接。將4 ml的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與2 ml的生理鹽水加入到霧化吸入裝置中混勻。將氧流量設定為6~8 L/min。將霧化吸入面罩對準患兒的口鼻部,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次治療10~15 min,每日治療2次。兩組患兒均以治療7 d為1個療程。
治療結束后,對比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肺部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吸痰的次數。
將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治愈:治療后,患兒發熱、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及肺部有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對其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的陰影消失。有效:治療后,患兒上述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對其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的陰影基本消失。無效:治療后,患兒上述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對比
治療后,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及肺部癥狀消失的時間均較短,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吸痰操作的次數較少,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部癥狀消失時間及接受吸痰次數的對比()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部癥狀消失時間及接受吸痰次數的對比()
組別 例數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d)接受吸痰次數(次)對照組 47 6.8±1.5 7.6±3.1 6.8±2.8觀察組 47 4.5±1.1 5.5±2.1 3.5±5.9肺部癥狀消失時間(d)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小兒呼吸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咳嗽、咳痰的能力較差,其呼吸道纖毛的運動能力較弱,故其在感染肺炎支原體后易出現呼吸道阻塞及窒息等癥狀[4]。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是臨床上治療各種急慢性支氣管肺炎、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及新生兒肺不張等疾病的常用藥。該藥具有調節呼吸道黏液與漿液分泌、加強支氣管黏膜上纖毛的擺動、稀釋痰液、促進排痰等功效。該藥還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維持肺泡的張力,減少炎性介質的釋放,從而可減輕肺部的炎癥反應[5-6]。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顯著,可較快改善其臨床癥狀及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