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山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重慶 400000)
肺結核是由肺部結核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是導致患者罹患肺結核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上對肺結核患者主要是使用西藥進行治療。但長期使用西藥對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會導致其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其預后[2-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聯用西藥和中醫辨證療法治療肺結核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7年至2018年兩年間在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接受診治的518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被確診為涂陰肺結核。2)患者初次接受肺結核治療。將這518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n=259)和觀察組(n=259)。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91例;其年齡為30~65歲,平均年齡為(45.26±3.63)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9例,女性患者100例;其年齡為32~66歲,平均年齡為(45.59±3.4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西藥進行治療,方法是:1)為患者使用吡嗪酰胺(生產廠家為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43020192)、異煙肼(生產廠家為湖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42021401)、利福平(生產廠家為成都錦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51020873)及乙胺丁醇(生產廠家為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A14200010617)進行2個月的強化治療。吡嗪酰胺的用法是:口服,1.5 g/次,1次/d。異煙肼的用法是:口服,300 mg/次,1次/d。利福平的用法是:空腹口服,450 mg/次,1次/d。乙胺丁醇的用法是:口服,750 mg/次,1次/d。2)在進行上述治療后,為患者使用異煙肼及利福平進行4個月的鞏固治療。異煙肼的用法是:口服,300 mg/次,1次/d。利福平的用法是:空腹口服,450 mg/次,1次/d。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加用中醫辨證療法進行治療,方法是:將患者的肺結核按照其病情的不同進行中醫分型(將其分為陰陽兩虛型、氣陰兩虛型和肺陰虧虛型),然后根據其肺結核的不同證型進行中醫辨證治療。1)對陰陽兩虛型肺結核患者使用脾腎雙補湯進行治療。脾腎雙補湯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桑寄生 30 g、玉米須 30 g、首烏 24 g、川芎 9 g、淫羊藿 9 g、杜仲 9 g、磁石 30 g(先煎)、生龍骨 30 g(先煎)。將上述藥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藥汁,分早晚兩次溫服,每天服1劑。2)對氣陰兩虛型肺結核患者使用生脈散加減方進行治療。生脈散加減方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人參10 g、麥門冬15 g、五味子6 g。對于其中陰虛有熱的患者,可用西洋參代替上方中的人參;對于其中咳嗽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百合、款冬花、杏仁;對于其中心煩及失眠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棗仁、柏子仁。將上述藥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藥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讓其不定時服用。3)對肺陰虧虛型肺結核患者使用貝母瓜蔞散加減方進行治療。貝母瓜蔞散加減方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貝母4.5 g、瓜蔞3 g、天花粉2.5 g、茯苓 2.5 g、橘紅 2.5 g、桔梗 2.5 g。對于其中風邪犯肺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桑葉、杏仁;對于其中喉中作癢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前胡、牛蒡子;對于其中肺火較盛的患者,在上方中加入石膏、知母;對于其中熱重陰傷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沙參、麥冬;對于其中咳痰帶血的患者,可在上方中加入元參、阿膠、仙鶴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適當增加藥量[4]。將上述藥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藥汁,分早晚兩次溫服,每天服1劑。
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閉合率、治療的總有效率、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在本研究中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明顯好轉,其不良反應逐漸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逐漸好轉,其不良反應慢慢減輕)及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及不良反應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閉合率及治療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閉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肺結核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傳染病[5]。中醫認為,肺結核屬于“肺癆”的范疇。該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盜汗潮熱等[6]。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使用西藥對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但長期使用西藥對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可導致其發生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及肝功能損害。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病灶的吸收率、空洞的閉合率及治療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說明,聯用西藥和中醫辨證療法治療肺結核的臨床效果較好,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