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清
(榮縣中醫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發病,常是由于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其動脈內的斑塊發生破裂阻塞其冠脈管腔所致。臨床上常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心肌梗死介入術。接受心肌梗死介入術的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后續治療,其病情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其預后[1]。相關的臨床研究表明,為接受心肌梗死介入術后的患者使用中藥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為接受心肌梗死介入術后的患者使用益氣活血湯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8年1月至2月期間在榮縣中醫醫院接受心肌梗死介入術后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7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42~75歲,平均年齡為(58.0±17.0)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齡為39~76歲,平均年齡為(57.5±18.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心肌梗死介入術。術前,讓對照組患者口服300 mg的阿斯匹林(生產廠家為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30078)及300 mg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生產廠家為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00542)。術后,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阿斯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0.4 mL/次,每12 h為患者注射1次)、阿托伐他汀鈣(睡前口服,20 mg/次,1次/d)、培哚普利(早晨口服,4 mg/次,1次/d)及倍他樂克(口服,25 mg/次,2次/d)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使用益氣活血湯進行治療。益氣活血湯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 :三七 10 g、土鱉蟲 10 g、紅景 10 g,丹參20 g,仙鶴草15 g、五爪龍15 g。將上述藥物用清水煎煮后留取200 mL的藥汁,分早晚兩次溫服,每天服1劑。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其hs-CRP的水平。本研究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療效的評定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及硝酸甘油的使用量下降的幅度均≥80%,其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2)有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及硝酸甘油的使用量下降的幅度為50%~79%,其靜息心電圖顯示其ST段回升≥0.5 mm。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和相關指標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在觀察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5例(占71.43%),為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25.71%),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占2.86%),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14%(34/35);在對照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1例(占60%),為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25.71%),為無效的患者有5例(占14.29%),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5.71%(30/35)。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χ2=7.779,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為(35.54±8.6)mg/L,對照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為(35.35±8.4)mg/L;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為(19.1±4.2)mg/L,對照組患者hs-CRP的平均水平為(24.5±5.7)mg/L。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s-CRP的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hs-CRP水平的比較(mg/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hs-CRP水平的比較(mg/L,)
組別 例數 hs-CRP的平均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35.54±8.6 19.1±4.2對照組 35 35.35±8.4 24.5±5.7 t值 0.094 4.512 P值 0.926 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統的危急重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狀動脈可發生斑塊破裂使其冠脈管腔閉塞,導致其心肌發生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性壞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3]。中醫認為,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胸痹”的范疇,對該病患者進行活血化瘀及通絡治療是搶救此病患者的主要療法。益氣活血湯具有健脾益氣、活血通絡及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為接受心肌梗死介入術后的患者使用益氣活血湯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hs-CRP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