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寧
(同煤國電同忻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大同037001)
原煤經洗煤廠洗選之后本身含有一定程度的水分,加之還有部分流入皮帶棧橋的用于清洗的水分,這樣就大幅度增大了精煤的含水量。精煤之中摻雜的大量水分將會滲透到位于精煤倉下部的精煤皮帶(裝車皮帶)之上,并且隨著煤流一起裝入到車皮之中。在實際生產過程當中,精煤皮帶(裝車皮帶)煤水混合的問題將會造成皮帶機在上坡位置處很容易發生回煤現象,從而使得皮帶機中部位置處極易發生掩埋情況,最終導致皮帶機出現停機故障,嚴重影響著現場裝車效率,并且相應地增大了現場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成為制約現場安全生產的不穩定因素。除此之外,在進入冬季之后,煤水混合物當中的大量水分還將造成車皮防凍液失效情況的發生,致使車皮出現大面積的結冰現象,最終導致精煤運輸到港口之后的卸車作業十分困難,不僅增大了精煤運輸車皮的維護工作強度,也將勢必帶來相當大程度的經濟損失。綜上所述,在煤水混合物中的大量水分隨著煤流一起裝入到車皮之前,將精煤皮帶(裝車皮帶)上的煤水混合物中的大量水分進行有效地分離開,對于保證精煤裝運各個環節的安全高效運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上述實際工程問題,提出一種適用于精煤外運皮帶的煤水分離裝置,其主要組成結構敘述如下: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的主體結構為在精煤運輸皮帶上方用H 型鋼搭建一個鋼結構框架,鋼結構框架連接有豎直設置的兩個液壓油缸,液壓油缸的一端固定在鋼結構框架上,另一端的活塞桿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封煤器,位于封煤器下方的精煤運輸皮帶底部設置有兩根走向與皮帶運行方向垂直的橫托輥,并在鋼結構框架上安設若干個定滑輪,橫托輥的兩個端部均通過穿過定滑輪的鋼絲繩與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連接。位于封煤器下方的皮帶機架一側安裝有螺旋給料機,螺旋給料機的進料端安裝有過濾漏斗,過濾漏斗位于封煤器正下方的精煤運輸皮帶一側,螺旋給料機的出料口位于精煤運輸皮帶的上方,螺旋給料機還連接有用于驅動其運轉的驅動電機。(如圖1所示)

圖1 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結構設計示意圖
主體結構框架:采用18#H 型鋼搭建一個長2 600 mm,寬2 480 mm,高2 820 mm 的框架,皮帶寬2 000 mm,皮帶機架寬2 480 mm。
液壓缸:分別布置于框架倆側頂部進行固定,液壓缸尾部同聚氨酯板之間進行連接,將封煤器同皮帶運行方向之間的夾角布置為30°,行程長度540 mm,液壓缸缸徑125 mm,桿徑85 mm。
螺旋給料機:軸直徑78 mm,葉外徑235 mm,導程150 mm,葉寬78.5 mm,內圓半徑49.8 mm,外圓半徑128.3 mm,切口角度23.56°,驅動電機功率3.5 kW。
封煤器:采用高密度板制作而成的擋板。
圖2所示為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實物圖。

圖2 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實物圖
本文所設計的煤水分離裝置目的是應用于精煤皮帶(裝車皮帶)上,其具體工作原理如下:封煤器由液壓油缸控制其上下動作,橫托輥通過鋼絲繩與帶動封煤器工作的液壓油缸連接,當皮帶開啟時開啟液壓泵,液壓油缸伸出,封煤器下降,同時在定滑輪的作用下兩個橫托輥上升,直至兩個橫托輥將上皮帶端平,封煤器能夠完全刮住皮帶上的水煤。封煤器將皮帶上集聚的水煤清掃至皮帶側非人行道安放的螺旋給料機漏斗內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水流向排水溝,過濾后的煤經由螺旋給料機再次提升到皮帶上,隨皮帶運輸至車皮。待裝車皮帶上的水煤完全清掃完之后,操縱液壓閥,提升封煤器,打開精煤倉閘板,開始裝車。

圖3 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工作原理示意圖
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5月份,在某礦選煤廠進行為期半年的現場裝配應用試驗,期間該套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運行效果良好、未出現故障問題,能夠顯著提高煤水分離速度,降低精煤中的水分含量,精煤平均水分含量由使用該套裝置前的16.50%降到使用后的11.20%,能夠符合用戶要求,并且在相當大程度上解決了現場皮帶機回煤情況以及進入冬季精煤外運車皮結冰現象的發生。使用該套裝置后,現場操作人員可少4人,按人均年收入5萬元/年計算,每年可節省人工費20萬元。
通過在選煤廠現場應用表明,該套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效地實現了精煤外運皮帶(裝車皮帶)上煤水分離的實踐目的,還能夠解決現場皮帶機回煤情況以及進入冬季精煤外運車皮結冰的現實問題,并且該套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維護便捷以及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等一系列特點,通過液壓控制降低了新車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該套精煤外運皮帶煤水分離裝置的成功設計與應用,符合煤炭企業“提質增效降成本、小改小革小創新”總體要求,對于在煤流運輸等環節的使用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和技術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