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佳

入冬以來,隨著寒冷加劇,頭昏目眩患者也在悄然增加。那么,為什么一到冬天,眩暈患者就多起來了呢?該如何有效應對呢?
臨床引起眩暈的原因較多,常見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基礎病多,全身臟器功能較差)。引起患者頭暈的原因可能與高血壓、低血壓、貧血、骨科疾病(如頸椎病和神經科的腦供血不足)等疾病有關。部分患者的眩暈癥狀也可能是由其他專科疾病引起,如五官科的內耳神經功能紊亂、前庭功能紊亂和耳石癥等。
冬季眩暈高發主要與天氣寒冷,人體皮膚肌肉緊縮,全身血管特別是相對暴露的頸項部的肌肉緊縮,影響到椎基底動脈大腦(后循環)供血不足有關。
人體在安靜狀態變動體位,發生翻身或頭側轉時也可能誘發眩暈發作。這也是許多中老年人常在夜間翻身、早晨起床時,發生眩暈的主要原因。
現代藥理學證明,消眩止暈片通過多層次、多靶點的作用機制,擁有明確的止暈、止吐、促進內循環、調節血脂血壓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消眩止暈片適用以下四大類人群:①腦梗死、卒中后恢復期、腦動脈粥樣硬化伴有的眩暈患者。②高血壓、高血脂、頸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眩暈患者。③頸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眩暈患者。④冠心病引起的眩暈患者。
如果清楚自己是哪種類型的頭暈,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醫治方法。比如:暈動癥、前庭陣發癥、耳石癥、梅尼埃病等,可以先吃消眩止暈片,觀察病情再決定是否需要去醫院就診。如果懷疑自己是腦血管病,應及早打120就診。如果不能分辨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頭暈,患者最好及早到醫院診斷,以免耽誤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病積極檢查和治療原發病,按時復查。高血壓患者應注意觀察和控制血壓,改善腦部的供血,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并積極治療耳部、眼科以及其他引起眩暈癥的疾病。
保證足夠的休息及運動眩暈癥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最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多數患者的癥狀可減輕或消失。患者若突發眩暈癥,應盡量避免頭頸轉動。如有內耳病變,可因頭位的改變影響前庭系統的功能而誘發眩暈。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或仰俯,會使椎動脈受壓而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出現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聲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暈,故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
注意飲食眩暈癥患者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的食物為主的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暈癥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控制水和鹽的攝入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核的水腫,從而緩解或減輕眩暈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