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蟄和春分預示著春天到來,春雷乍動,燕歸花開,一派生機盎然。雖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使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挑戰,但也從中體會到了生命健康的意義和價值。在這場疫情中,雖然有人失去了生命,但更多的人是無私奉獻、堅守崗位、逆行馳援、利用所學抗疫戰疫、發揮優勢攻堅貢獻。并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守護生命和健康?如何守護人類生存的堡壘和希望?
對戰疫一線的醫藥衛生工作者來說,醫械設備既是她們強大的武器和裝備,又是自身安全的防護和保障,更是給予患者的守護和希望。作為這場戰疫取得勝利的重要物質保障之一,醫械設備受到了各方的關注,也引發了工業設計師們的思考。同時,醫療行業特別是醫械企業也走入了大眾的視野。當代的醫療器械產品集高端科技、生命醫學、精密機械、工業設計等多學科技術于一體,面對復雜的醫療訴求,設計師們不斷的研發創新,努力使更多的人能夠分享優質的生命關懷。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保障生理健康的產品早已在強大需求的背景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在此次疫情的防控中廣泛的應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對生命健康的守護作用;而保障心理健康的產品則在疫情面前顯露出一定的弱勢,這源于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狀態下,對精神和情感關懷的忽視。縱觀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發現,人性的關懷始終都沒有止步于物質層面,從古至今人類文明每一次的飛躍,都是建立在社會精神和情感訴求嬗變基礎上的。而此次疫情的出現僅僅是將一種特殊的精神情感的關懷訴求更直接的表露出來而已。
本期,我們以“生理與心理健康產品設計”為主題,以疫情引發的生命健康關懷為思考點,力圖通過推介那些針對各類人群的多項產品,來為人們建立起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意識,并為那些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們提供一些現實的案例。為了呼應這一主題,在新銳設計師訪談欄目中我們特別邀請了邁瑞醫療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周翔先生,以一個從事了20余年醫械產品設計的工業設計師的視角來為我們解讀中國醫械工業的發展,及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貢獻。在一場藝術教育的自我問答欄目中,我們邀請到了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劉堅教授,進行了一場為形式注入觀念——關于設計基礎教學問題的自我問答。本期正值驚蟄節到聞雷聲,春分雨落萬物生的時節,這也應和了現階段戰疫的成果:春天已來到,春暖花盛開!讓我們帶著對生命的希望開始新的求索歷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