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雨凡
最近門診碰到好幾個半月板囊腫的患者,身邊也不時有人咨詢我半月板囊腫的問題,筆者特擬此文為大家答疑解惑。
半月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體膝關節內一組具有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和緩沖震蕩功能的軟骨墊,呈周緣厚、內緣薄的楔形,從平面上看為半月形,故稱半月板。在半月板包膜下或半月板內形成的囊腫即為半月板囊腫。
囊腫是長在體表或體內某一臟器的囊狀的良性包塊,其內容物性質是液態的。所謂囊腫,說白了就是“一包水”。不管是體檢報告上的肝囊腫、腎囊腫、腘窩囊腫、腱鞘囊腫還是半月板囊腫,只要是囊腫,就是一包水,良性的,不會癌變。所以那些聽到囊腫就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惡性腫瘤的人,大可不必擔心。
既然是良性的,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治療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隨著囊腫長大,就有可能引起疼痛或者壓迫周邊的神經血管等,產生癥狀。而疼痛是半月板囊腫患者最常見的就醫原因。又因為半月板囊腫常合并有半月板撕裂,因此很多患者是因半月板撕裂所帶來的疼痛、活動障礙、關節腫脹積液、關節彈響和交鎖等問題,最終來到醫院就醫。
那么,半月板囊腫是如何發生的呢?首先,半月板結構和功能的特點決定了它是膝關節內很易損傷的組織之一。前面提到半月板囊腫常合并有半月板撕裂的問題,我們的膝關節內有一些潤滑液,如果半月板發生了撕裂,有些潤滑液可能通過撕裂口滲到半月板周圍,鼓出一個囊泡;而就算半月板沒有撕裂,退變的半月板細胞也有可能自己產生黏液性的物質,鼓出去形成囊泡。這就是半月板囊腫了。研究發現,有半月板囊腫的患者,幾乎100%存在半月板的損傷或者退變。
讀者朋友日常可通過一些小測試自我檢查是否有半月板囊腫,如研磨試驗:取俯臥位,患膝屈曲90°,檢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壓并作旋轉研磨,在某一體位有痛感時為陽性,建議及早到醫院檢查確診。最簡單的檢查是彩超,但彩超不是關節疼痛的常規檢查。所以絕大部分半月板囊腫,是通過關節的核磁共振發現的。當產生疼痛的部位和半月板囊腫的部位相符合時,很可能它就是罪魁禍首了。
1.手術治療
如果半月板囊腫已經產生了癥狀,那么通常是需要手術治療的。手術治療不僅療效可靠,還可以在去除囊腫的同時處理損傷的半月板。
一般情況下,手術治療是通過關節鏡從關節里面,把囊腫里的囊液給完全吸走,然后把囊壁破壞掉,最后,把撕裂的半月板給處理好。還有一種做法是從外面直接在囊腫的表面切個小口,像切除普通的腱鞘囊腫一樣把半月板囊腫切除。兩種方法均可。但是如果切除囊腫之后,半月板的邊緣有比較大的撕裂口,影響了半月板的穩定性,則應該同時行半月板縫合修補。
如果僅僅做了半月板囊腫切除,沒有縫合半月板,那么就不牽扯到愈合問題,做完就可以活動。但是要注意股四頭肌的鍛煉(股四頭肌位于大腿前側,其肌肉力量增加,可以大大分散膝蓋關節所承受的重量,避免關節損傷),比如直腿抬高:取平躺位,將腿伸直抬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繃直,與水平面成45°夾角,每次維持1秒鐘,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復50次。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可減少半月板再次損傷、退變或關節積液的發生幾率,避免囊腫復發。如果切除囊腫的同時還做了半月板的縫合修補,那么術后要用支具固定膝關節4周左右,不然反復的活動和負重會影響半月板的愈合。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股四頭肌的鍛煉。
2.保守治療
半月板囊腫不推薦保守治療,一是效果不理想,二是容易復發。原因很簡單,如果是半月板撕裂引起的囊腫,保守治療不能解決半月板撕裂的問題,治標不治本,終歸是不行的;如果是半月板退變引起的囊腫,保守治療同樣沒有辦法改變退變的這個現狀,因為這種退變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也是行不通的。但如果半月板囊腫并未出現疼痛、肌肉萎縮等癥狀,或者患者堅持不想手術,那么可試試以下方法:
(1)用注射器將囊液抽出,并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然后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幾天。
(2)如果患者同時患有某些會讓膝關節內產生積液過多的疾病,如痛風、特殊的滑膜炎等,可以對膝關節腔進行封閉治療,減少關節積液,這樣就不會有很多液體由于關節腔內壓力過大而被擠壓到囊腫內部,讓囊腫的體積增大,癥狀加重。
(3)加強股四頭肌鍛煉,多少對膝關節的疾病有點好處。
(4)涂抹扶他林等止痛的藥膏,減輕痛感。
(5)做其他的事轉移注意力,忘記自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