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全球健康》期刊近日刊登一項新研究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要警惕樓宇污水系統傳播病毒的風險。
為探究廢水管道可否成為病毒傳播的渠道,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團隊對上下兩層樓的廢水管道系統進行了模擬實驗。結果表明,帶有病毒的污水可以通過衛生間內的U型管傳播,換風機則將帶有病毒的空氣帶到其他房間。此外,廢水管道內部的空氣流動幫助微生物進入到不同樓層,各個房間內都受到了微生物污染。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就中國香港一棟公寓樓內大面積暴發非典疫情發布報告稱,這棟50層的公寓樓中短期內確診342個病例,42人死亡。研究人員認為,對于防控目前傳播力較強的新冠疫情,該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廢水管道系統的連接方式、使用程度及感染人群聚集密度等因素都將影響其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感染人群密集度較高時,廢水管道系統病毒量將增加,疾病擴散的風險增大。因此,即使人們在采取自我隔離,也可能導致建筑物內感染人數增加。
為將病毒通過污水系統傳播的風險控制在最小化,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建議:1.不要忽視衛生間、廚房等裝有U型管道的房間內出現的難以解釋的異味,確認U型管功能正常。2.為確保U型管水封裝置正常運轉,每天至少兩次打開水龍頭,持續5秒。3.如廢水管道出現破裂,立即將其密封。
一般來說,喝酒帶來的頭痛、乏力等不適在睡一兩覺后就會消散,因此許多人認為,只喝一次酒沒啥大問題。近日,西班牙和德國聯合研究發現,飲酒6周后,我們的大腦仍然在持續受到損害。
西班牙神經科學研究所和德國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小組將90名酗酒者的大腦磁共振成像同36名不飲酒者進行對比分析,觀察到酗酒者大腦白質的持續退變過程。大腦掃描結果顯示,酒精對兩個大腦部位的影響最大,一個是海馬體,另一個是前額皮質。記憶、情感、決策以及行為等均受這兩個部位控制,因此上述功能會受到損傷。與滴酒未沾的人相比,醒酒兩周后,飲酒者大腦內神經元的電活動仍然明顯偏少,這種影響會在停止飲酒后持續6個星期。
研究員圣地亞哥·卡納勒博士說:“該研究成果挑戰了人們的傳統看法。事實上,酒精對大腦的傷害遠不止于宿醉的那個早上,在那之后的至少6周,大腦神經元的‘溝通交流都在發生改變,神經信號傳遞持續受到限制。”
胰腺癌發病隱匿、治療困難,被稱為“癌中之王”,近年來,其全球發病率始終保持上升趨勢。此前有關食療法抗癌的研究較多,但胰腺癌與飲食習慣的關系尚不明了。最近,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社會與健康研究所一項新研究發現,平時多吃一些柑橘類水果,可降低胰腺癌發病風險,從而起到預防作用。
研究小組對9萬名男女展開為期17年的跟蹤調查。按照居民日常食用的17種水果和29種蔬菜攝取量,研究人員將參試者分為4個組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多吃柑、桔、橙、柚四種柑橘類水果,對降低胰腺癌發病率效果最明顯。
研究人員認為,食用水果之所以能夠降低胰腺癌發病風險,主要是因為水果中含有維生素等抗氧化成分,柑橘類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尤其高。專家提示,有胰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平日應減少吸煙,并盡可能多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