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驥
過敏性紫癜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血管炎之一,在其發病和防治過程中,飲食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為此,筆者對小兒過敏性紫癜進行簡單介紹,以便大家理解疾病的危害,了解飲食注意事項,避免對幼兒健康帶來傷害。
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病因包括感染、食物、藥物、花粉、蟲咬、預防接種等,可有以下癥狀——
1.皮疹:本病具有急發性的特點,在患病的前半個月患兒會出現呼吸道感染、身體乏力、頭疼等問題。緊接著,患兒小腿、手臂、臀部等部位一般會有明顯的皮疹,皮疹的形態、色澤較多,與病情和孩子身體狀況有直接關系。最初會表現出小型蕁麻疹或者粉紅色斑丘疹,隨著時間推移,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深,最終形成紅斑。紅斑中心會發生點狀出血,顏色不再是粉紅色,慢慢變成紫色,即紫癜。
2.腹痛:臨床研究發現,60%左右的患兒會出現腹痛的情況,疼痛呈嚴重絞痛,發生在肚臍周圍。另外還有嘔吐、便血等情況。極少數的患兒可并發腸套疊,偶發腸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3.關節腫痛:關節癥狀存在于大多數患兒中,一般都是腿部關節。如果關節周圍有皮疹,那么腫痛會更為強烈。但關節癥狀在發病一段時間后就會消失,不會對孩子關節產生影響。關節腔積液多呈漿液性。
4.腎炎:30%左右的孩子會發生腎炎,年齡越小發病的幾率越高,可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一般出現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現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靜止期。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居多,重癥可發生腎功能減退、氮質血癥和高血壓腦病。少數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壓可持續2年以上。
此外,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括昏迷、視神經炎、蛛網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綜合征,極少數患兒會發生肢體抽搐。
本病易復發,且尚無特效療法,對于患者而言,自身過敏體質也很難改變。因此,本病的防治要求患者生活中盡量避開過敏原,飲食上應講究宜忌。
1.宜:飲食宜清淡,主食以面條、大米為主。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桔子、蘋果、鮮棗、橙子、檸檬、草莓、獼猴桃等,維生素C具有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有助于早日康復。冬季因瓜果蔬菜較缺乏,可用綠豆芽給孩子補充維生素C。宜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包括菠菜、豬肝。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C、維生素K具有不耐高溫的特性,烹調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導致營養成分流失。當然,每個患兒情況是不一樣的,最好個體化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總之,攝入足夠患兒身體所需的營養,對病情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2.忌:牛奶、雞蛋、魚蝦等都可能導致患兒發病,因此應忌食海鮮、肉類、蛋類、奶制品等。還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香菜等。孩子都喜歡吃零食,但在患病期間是不能吃的。患兒應遠離各種致敏因素,保險起見,患兒不能吃以前沒有吃過的蔬果,比如患兒是北方人,那么便不宜吃南方或者進口的水果,例如龍眼、荔枝、芒果、蠶豆、菠蘿等。植物花粉也是一種常見的致敏物,所以也要格外注意。另外,不少藥物、食品添加劑也會引發過敏。
生活中,應給孩子創建一個安全生活的環境,避免和花粉、化學物品、油漆、汽油、塵螨等接觸。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證良好空氣質量,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孩子屬于過敏體質,家里面最好不要養寵物。引導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身體鍛煉。合適的運動有助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氣候多變時期要幫助孩子增減衣服,避免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