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今年84歲,他膝蓋后的腳彎里面長了一個硬疙瘩,有痛感,且小腿腫脹。去醫院檢查說是腘窩囊腫,照片顯示疙瘩包裹了血管不能手術,要保守治療。請問,什么是腘窩囊腫?保守治療又該如何治療?
湖南 陳先生
陳先生:
腘(guó)窩囊腫指腘窩深部滑囊腫大或膝關節滑膜囊向后膨出的統稱,可引起膝后部疼痛和發脹,并可觸及有彈性的軟組織腫塊。
腘窩囊腫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前者多見于兒童,為先天導致,發病兩側對稱;后天性的胭窩囊腫,有的是滑囊無菌性積液膨脹而由深部向后膨出,有的是繼發于膝關節內疾病而產生的滑膜腔的滲出物,如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半月板損傷等。老年人發病多與膝關節病變如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有關,多表現為膝關節無力、軟弱、關節后部疼痛等。腘窩囊腫較大時可妨礙膝關節的伸屈活動,甚至可影響腘窩的靜脈回流,出現局部或膝關節以下部位水腫,但大多數患者自覺癥狀不多。對繼發于膝關節內疾病的胭窩囊腫,首先應查明原發病并予以治療,原發病治愈后,有時囊腫可自消。對單純胭窩囊腫,可采用囊腫內穿刺抽液并注入醋酸氫化可的松,療效較好。
保守治療(一般是指不進行外科手術,不進行放療、化療及有創傷性的操作的治療方法)適用于病情比較輕的,或病情比較重但不能耐受有創性操作的患者。主要運用藥物注射、口服藥物、針灸按摩、推拿理療等方法進行治療。結合您父親的情況,保守治療確實最為合適。首先應明確患者是否有其他膝關節類疾病,并及時治療。不同原發病治療有所不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覺得囊腫大到影響生活和行走,可以詢問醫生患者的情況是否適合穿刺。需要注意的是,穿刺容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