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由原來的低脂肪、高纖維逐漸轉變為高脂肪、低纖維、精細飲食,加上現代人吸煙、飲酒、熬夜、吃夜宵等不良生活習慣較普遍,導致近年來大腸癌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態勢。臨床研究表明,腸息肉與大腸癌的關系密切,從腸息肉發展到大腸癌的時間大約為5~15年,而定期的結腸鏡檢查可以明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而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經常聽到患者的反饋是,結腸鏡檢查太痛苦了,以后不管怎樣,再也不做結腸鏡檢查了!
有數據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接受腸鏡檢查的不足15%。為什么我們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都上升了,而大家卻不愿意接受結腸鏡檢查呢?
筆者親自體驗結腸鏡檢后,發現結腸鏡檢查確實有兩“苦”:
1.做腸鏡前,需要服用瀉藥以清空腸道,“苦”!
2.做腸鏡時,腹痛、腹脹、肛門周圍疼痛等不適癥狀,讓人覺得“苦”。
那么,我們如何能夠快樂地接受結腸鏡檢查呢?目前,我國很多三級醫院都開設了無痛腸鏡檢查,在使用麻藥的情況下做腸鏡,一般不會有什么痛感;一、二級醫院無痛胃腸鏡開展率則較低,無麻藥情況下做腸鏡,一般人會有痛感,但通過積極的腸道準備,以及檢查過程中配合醫生的指導變化體位、按壓腹部,不適癥狀會明顯減輕。下面我來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1.檢查前一天請進食軟食或半流質飲食(如粥、面條、饅頭、燉蛋、魚肉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粗纖維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蘋果、菠蘿等)。
2.上午檢查者,前一天晚20:00后禁食,早餐禁食,晨起服藥;下午檢查者,當日早餐可進流質(如糖水、豆漿等)。
3.高血壓患者,正常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其他藥物在檢查當日均需停服;糖尿病患者需暫停服用降血糖藥物,并且需要隨身攜帶糖果(不要攜帶黑巧克力、棕色巧克力等含有色素的糖果),以防檢查過程中因長時間禁食而發生低血糖。
4.結腸鏡檢查過程中可能需要活檢,所以服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凝藥物者,需提前告知醫師。
5.按醫囑服用瀉藥以清洗腸道,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目前比較常用的藥物為硫酸鎂、復方聚乙二醇兩種,其服用方法不盡相同。
復方聚乙二醇口服方法:檢查前4~5小時服用,將藥物溶解于2000毫升溫開水中,首次服用600毫升左右,以后每隔15分鐘服用250毫升,假如感到腹脹不適可暫緩口服藥物,稍許休息后繼續服藥,兩小時服完。
硫酸鎂口服方法:檢查前4~5小時服用,將藥物溶解于300毫升溫開水中服用后,繼續喝水2000毫升左右,一邊喝一邊走路,使水進入腸道,增加便意感。
服藥后,直至排泄物變成水樣清便可進行腸鏡檢查(約排便8~10次);如大便不為清水樣,則可根據個人情況,繼續增加飲水量,通常不超過4000毫升。
1.取左側臥位,雙腿彎曲,全身自然放松,正常呼吸。如有需要,醫生會告知取平臥位或右側臥位。
2.檢查中如覺腹脹及便意,可自行排氣,無須強忍。
3.檢查中如需按壓腹部幫助進鏡,患者要盡可能放松并做深呼吸,不要過度緊張或對抗。如腹痛、腹脹不能忍受,要及時告知醫生以采取相應措施。
在此提醒大家,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即為腸癌高危人群,要進行腸鏡篩查: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本人有癌癥史;本人有腸道息肉史;同時具有慢性便秘、慢性腹瀉、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等兩種及兩種情況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