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下沉速度如此之快?首要原因是2011年的臺風納沙席卷了菲律賓,并摧毀了該村阻擋海水的堤壩。16歲少女丹妮卡稱,她曾親眼看到民居被卷走,自己的學校也只剩下破墻,超過50戶鄰居自此離開家鄉。
意大利威尼斯以“水城”著稱,最近卻因水患肆虐引發輿論熱議。在菲律賓,也有這樣一個地方,因為海面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上升,原來的地面已經完全被淹沒,曾經的沿海小村變成了海中小村。
“沒有土地的島嶼”
Sitio Pariahan是一個小漁村,位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北30公里處。這個沿海村莊曾經有100多戶人家,還有一個教堂和一所學校。如今,教堂和學校淹沒在水里,周圍都是用高蹺搭建的臨時木屋。
談及原因,全球變暖是罪魁禍首。自2003年以來,這個村莊每年下沉4厘米。隨著水位繼續上升,由于氣候變化,更強的臺風襲擊了沿海地區,這個正在下沉的村莊可能很快就會從地圖上完全消失。留下來的當地人已經開始把這里稱為“沒有土地的島嶼”。
為什么下沉速度如此之快?首要原因是2011年的臺風納沙席卷了菲律賓,并摧毀了阻擋海水的堤壩。16歲少女丹妮卡稱,她曾親眼看到民居被卷走,自己的學校也只剩下破墻,超過50戶鄰居自此離開家鄉。
但問題也在于地下。這種現象被稱為地面沉降,是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而造成的土地下沉。在接受采訪時,菲律賓復原研究所教授兼執行主任解釋稱,土地會自然下沉,但通常會被新材料取代。但在這里,地下水被抽取得太快,下沉也太快。這是在缺乏淡水資源地區對淡水資源的過度需求的結果。目前,周邊的非法深井已被關閉,以限制開采,并保護附近的其他定居點免受同樣的命運。
屋頂成了共聚天倫的好地方
盡管建筑物已被水淹沒,但仍有居民決定留下來。留下的村民們會定期升高由竹子筑成的棧道和地面。村內一個深層的小井成為村民們唯一的飲用水來源,電力供應則依靠屋頂的太陽能板,其每天產生的電力大約夠一般村民聚在一起看一部電視劇。
如今,丹妮卡與妹妹每天乘船上學,路程大約30分鐘,校服有時還會在途中被浪花濺濕。回到家中,門外與汪洋無縫對接,屋頂就成了一家人共聚天倫的好地方。其他村民閑暇時也會在屋外的棧道乘涼,沒有多余電力供應,村民們的生活沒有太多娛樂。
在接受采訪時,當被問及為什么不離開這個隨時可能被下一次臺風完全摧毀的家時,村民們說事情沒那么簡單:“我們的生計就在這里,我們不知道其他辦法。我們只會捕魚,只要你有漁網就能生活。無論晴雨,我們都要撒網捕魚。”
要村民背井離鄉并非一個容易的決定,只是海平面一天天升高,滅村的悲劇可能是早晚的事。(《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