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沉 彥希 張偉
“新冠病毒已從南歐蔓延到北歐!”德國《明鏡》周刊近日報道稱,北歐是全球醫療最先進的地區,但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北歐也已淪陷。而且,該地區疫情仍在擴散,整體情況不容樂觀,面臨許多困難,主要是重癥病床不足、醫護人員缺乏、醫療物資緊缺、民眾防疫意識不到位等。面對這些問題,北歐五國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作戰計劃。
2月29日,一位從意大利北部度假返回的男子成為冰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統計,冰島80%以上的確診病例都是從意大利、奧地利、瑞士等國滑雪度假歸來的富裕階層及其密切接觸者。
3月15日午夜起,冰島開始執行疫情防控相關禁令,包括禁止超過100人以上的聚會,關閉所有大學和中學,但允許小學和幼兒園有條件地開放;100人以下聚會中,參加者必須保持2米以上距離。3月21日,政府宣布進一步控制人員流動,并公開了2300億冰島克朗(約合人民幣113億元)的救市計劃,以緩解因疫情導致的經濟層面的次生災難。
值得一提的是,為嚴防無癥狀病例傳播病毒,冰島加大檢測力度。檢測樣本不僅取自出現癥狀、與已知感染者有過接觸、從某些“重點區域”回國的高風險個體,冰島還為成千上萬沒有癥狀的普通民眾提供檢測。截至本刊發稿前,冰島已對2.3萬余人進行檢測,檢測比例接近6%,是全世界新冠病毒人口檢測率最高的國家。
為了讓民眾積極參與檢測,冰島總統古德尼·約翰內松及其夫人身先士卒,并把接受檢測的照片發布在媒體上。冰島首席流行病學家古德納森表示:“強有力的跡象表明,我們為遏制病毒傳播所做的努力是有效的,約一半確診病例來自被隔離個人。”不僅如此,冰島還配備了一支由數十名經驗豐富的警探組成的特別小組,一旦發現密切接觸者馬上隔離,以阻止更多人被感染。
被多次評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家”的丹麥,是防控措施走在歐洲前列的國家。3月13日,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宣布,從14日12時起封鎖邊境,以應對目前在歐洲洶涌傳播的疫情。
根據規定,除了持丹麥護照和擁有丹麥居留許可者,其他旅客及外國人必須擁有充足的理由才能獲準入境,否則將被遣返。邊境計劃于4月13日解封,具體視情況而定,食品、藥品等運輸車輛不受影響。同時,所有政府機關職員以及學生都要在家工作、學習,為期兩周。3月初,丹麥就關閉了所有學校和幼兒園,下令禁止10人以上聚會,關閉餐館、健身房等室內營業場所。為減緩疫情造成裁員潮,若企業不得不裁員至少30%或超過50人,可向政府申請補助。當局還承諾,將負擔員工75%的薪資。
3月23日,弗雷德里克森宣布,把邊境管控、居家辦公、關閉學校和餐館等防控措施的有效期從3月30日延長至4月13日。她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如疫情需要,政府將采取包括宵禁在內的進一步措施。
挪威是繼意大利后,第二個宣布“封國”的國家。挪威首相瑟爾貝克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在封鎖期間,所有教育機構立即停課,所有文化體育相關公共活動都要取消,博物館、游泳池和圖書館也要關閉。為保證大家還能買到日常用品和藥物,商店和藥店繼續開放。
2月27日后,前往北歐以外旅行的任何人,無論是否出現癥狀,回來都要隔離14天。違反禁令的人,最高判處4年徒刑。挪威《晚郵報》稱,這一系列舉措是挪威在戰后和平時期以來,采取的最嚴厲措施。許多挪威人對政府的措施表示理解,家住首都奧斯陸的銀行白領凡尼塔告訴記者,自禁令實施以來,她和丈夫就宅在家。她認為,一個國家的防疫狀況,可以反映民眾的健康素養。
但挪威也有短板,就是缺乏醫療物資。挪威首相瑟爾貝克最近在新聞記者發布會上強調,現在挪威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缺乏醫療物資。挪威政府不得不列出急缺的醫療物資清單,并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
瑞典是北歐五國管控措施最寬松的。瑞典官方甚至在3月12日決定,停止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統計,并將不再對輕癥和疑似患者進行檢測。其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名官員表示,已經沒有可能阻止新冠病毒在瑞典傳播了。該國公共衛生局則稱,將把有限的資源用于醫護人員、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聲明一經公布,便引來不少質疑,批評瑞典“自暴自棄”,甚至有專家認為,瑞典政府“正在與民眾玩賭博游戲”。
瑞典首席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格內爾把政府的策略歸納為——“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并合理安排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量”,這與英國提倡的“群體免疫”,基本上是一回事。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瑞典逐漸收緊防疫措施,但仍被一些歐洲人指責。比如,餐廳和商鋪照常營業,16歲以下學生就讀的學校照常開放;就算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癥狀,輕癥者只需在家隔離,自己感覺病好了,就可以照常工作學習;英國和德國已禁止2人以上聚集活動,但瑞典只禁止500人以上聚集。瑞典沒有關閉初中、小學和幼兒園,引發家長憤怒。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表示,學校不停課可以讓醫護人員正常工作,不必擔心照顧孩子的問題。流行病學者文森特·卡爾森接受采訪時說:“這是避重就輕!研究顯示,每個受感染兒童在一周內可傳染兩到三名兒童,然后他們再傳染家人。瑞典現在必須關閉所有學校。”在多方壓力下,3月24日起,瑞典實施新舉措:禁止人們在餐館、酒吧等場所的吧臺消費,店家僅允許向坐在餐桌旁的顧客提供服務。3月27日,政府又宣布,禁止50人以上集會活動。
斯特凡·勒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我們的抵抗能力正在受到考驗,政府的目標是盡可能阻止病毒傳播,隨時準備采取進一步必要措施,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自3月16日以來,芬蘭一直處于“國家緊急狀態”。中小學校和大學都已關閉,但幼兒園仍開放;所有文化和體育活動均被取消;不再允許10人以上聚會;所有公立博物館、歌劇院、圖書館、游樂和運動場所全部關閉。老年人成為防疫的重中之重,當局告誡,除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70歲以上老年人應避免任何社交或與不必要的人群接觸。
與此同時,除芬蘭公民和持有居留證的外國人可進入芬蘭,其他外國人都禁止入境;芬蘭公民禁止出國,在國外旅行的芬蘭人應立即返回;所有從國外返回的芬蘭人和合法居民,要隔離14天。3月19日,芬蘭開始限制邊境交通,僅首都赫爾辛基的萬塔機場、圖爾庫機場和瑪麗港機場保留部分國際客運航線。之后,芬蘭政府宣布,封鎖該國疫情最嚴重的包含赫爾辛基在內的烏西瑪大區,以遏制疫情擴散。芬蘭政府表示,將著手增強全國各地重癥病房的儲備和服務能力,并動用戰略性醫院設施儲備,以彌補不足。
目前,僅有550萬人口的芬蘭已有2400多人感染,疫情給這個北歐小國的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為此,芬蘭政府推出了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48億元)的“一攬子計劃”,以減輕危機對該國經濟的影響,同時為社會和醫療保健支出提供支持。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