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中突然跳出4筆異常交易,總金額1294元。以為支付寶被盜刷,姬先生連忙報了案。經民警查詢,姬先生9歲兒子坦言,是他用手機玩了一款游戲,共刷了4筆充值費。
“即便是兒子消費的,我們不知情呀!這個賬可不能認。”攥著賬單的姬先生說,他多次找游戲客服,說明情況并表明自己的退款訴求。然而,客服的答復始終是:實名認證游戲,且通過交易密碼支付,退款申請被駁回。
客服表示,游戲平臺已經接入公安戶籍庫,目的是保證賬戶安全和正常游戲。如果玩游戲的是未成年人,時長會受限。游戲平臺沒有免密支付功能,必須密碼驗證。如果孩子能夠正常輸入家長姓名及身份證號,并知道支付密碼,就可以正常消費了。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閆創律師表示,如果一款游戲不需要付費或者適合未成年人使用,注冊后就能建立起服務合同關系。但9歲的兒童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付費行為應該得到父母追認,如果沒有追認是不產生法律效力的。但這類糾紛的難點在于是否有證據證明是孩子未經家長允許消費的,如果能夠證明,該游戲公司就要退款。
(《法制日報》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