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

3月24日,國羽結束了歷時38天的海外集訓。這一程的奔波,因突來的疫情而起,也因積分賽的全面喊停而劃上休止符。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為了保證奧運積分排名,國羽不畏險阻風雨兼程。在諾丁漢大學外訓期間,迫于場地條件有限,五個單項組只能多時段交叉訓練。一日三餐不合胃口,隊醫就抽空幫廚改善大家伙食。訓練的路上,時而是風雨夾雜冰雹的驚嚇,偶爾也有藍天白云的驚喜。種種“海飄”體驗中,當地人對防護理解的差異,讓戴口罩都成了一種無形壓力。
還記得抵達諾丁漢的那個2月天,料峭春寒,風還有些刺骨。他們手持行前檢測的核酸合格報告,每個人的行李箱都裝著八桶球、數卷保護繃帶、各式護具和老干媽醬,外訓經驗讓國羽盡可能備好各種,去迎接未知的挑戰。當世界羽聯宣布暫停此后所有積分賽后,為確保全隊安全回國,國羽逆境前行,幾經周折與等待……直到飛抵成都,那份回家了的暖意終于上了大家的眉梢。
從英國返回,根據國家和四川省相關防疫規定,隊伍采取了14天醫學隔離觀察。并先后兩次接受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全部合格。利用這個“空當期”,從教練到隊員都完成了一次徹底的“休整”。如今,隔離結束,這支英勇之師似乎接受了一次洗禮。
據中國羽協主席、雙打主教練張軍介紹,隊伍隔離期滿14天,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還需經過十天的過渡期。他說:“這段時間,全隊可以去場地訓練,到食堂就餐,但仍要嚴格遵守防疫要求。比如在食堂就餐,每人應保持相應的距離,過渡期嚴禁離開基地外出等。”

日前,世界羽聯宣布取消5至7月的所有賽事,這就意味著直到8月前,國羽將沒有任何比賽任務。談及此后的訓練重點,張軍表示,全隊會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首先是加強體能訓練。“今年初隊伍一直在參加比賽,之后受疫情的影響出外訓練,效果一般。現在可以充分利用這段休賽期,踏踏實實地加強體能訓練。與此同時,教練組亦對之前參加的比賽進行了復盤,尤其對于全英賽的失利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們會針對暴露出的問題逐一予以解決。”
當隊員們出現在訓練場地時,久未謀面的彼此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其實,在隔離期間,隊員們每天都在各自房間依然堅持訓練。張軍說,體能教練會為隊員們安排好訓練計劃,教練們則通過微信群督促隊員們訓練。隊員們也非常自覺,不僅每天按時完成訓練計劃,而且還在房間自己加練對墻抽球等項目。一些老隊員還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像張楠,每天到點就會提醒年輕隊員該訓練了。時隔十四天,在場地上再次見到隊員們時,張軍表示,大家的狀態都不錯,身材保持得都挺好,說明隔離期間大家都在認真訓練。

談及隔離生活,中國羽協副主席、單打主教練夏煊澤介紹說,“英國歸來后,大家頂著時差,每天早午都要進行兩次體溫檢測,隨著這個時間,隊伍也調整好了時差。”
尤其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單打組很多人沒有類似經歷,但是,這一次不論是心態上的調整,還是日常訓練的自律性,都值得肯定。“單打組以年輕生力軍為主,隔離期間見不了面,隊員和教練就靠視頻連線進行‘云訓練。平時的溝通并不是監督他們,而是為了避免年輕隊員心態出現波動。通過語音或視頻,給他們緩解舒壓。目前,從訓練的恢復情況來看,大家隔離期間都很用功。”

因為現在還很難預知世界羽聯何時可以重啟比賽,所以國羽只能安心訓練。張軍和夏煊澤均表示,以往隊員經常會說比賽太多,沒有時間系統訓練,現在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于訓練了,而隊員則會越來越渴望比賽。訓練和比賽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為此接下來會考慮利用現有條件多安排一些隊內比賽,通過比賽檢驗訓練成效,同時亦給予隊員一些新鮮感,幫助他們保持對于訓練的熱情與投入。奧運延期一年舉行后,對備戰、訓練及相關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積極應對,轉變觀念,未雨綢繆。
張軍和夏煊澤特別提到,要感謝隔離期間服務隊伍的醫護、工作人員,正是有了他們的悉心關照,才讓國羽得以安心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恢復訓練第二周,曾經在羽超打過女雙比賽的陳雨菲就與陸光祖聯手,和“鴨哥”王懿律、“新人”王祉怡來了一場混雙比賽。能夠將比賽拖進決勝局,陳雨菲表示,面對專業的“鴨哥”,這個局數還不錯,特別感謝“鴨哥”手下留情。像這樣突然被安排打場友誼賽,是隊伍近來恢復訓練的調劑手段。因為訓練量還在逐漸增加,通過比賽來促進多一些的消耗是再有效不過的辦法。
隔離期結束后,女單組重新回到訓練場。主管教練羅毅剛見到隊員們時,感覺像見到自己許久沒見的女兒一樣開心。“很久沒打球,隊員們都很渴望上場。雖然我們每天都會視頻溝通,但是面對面交流、訓練,還是挺讓人高興的。”
對于年輕的女單姑娘們而言,兩周隔離不訓練恐怕還是平生第一次的體驗。為此,羅指導會定時微信連線,一是讓大家盡早調整好時差,二是安排好她們的體能練習。透過這幾天的訓練觀察,羅導開心地表示:“她們在隔離期的訓練保持得很好,比我預期的要更加自律。”
為了緩解隊員在隔離期間產生心理波動。羅導會通過微信與她們聯絡溝通,聊聊天,分享一下心得。他利用這段時間,帶著姑娘們各自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對成功與不足的地方進行了梳理。羅導每天都會檢查隊員們的訓練視頻,而且也會身體力行做些力量練習。“隊員給我推薦了兩個有氧操,讓我注意身材別長胖。感覺自己做得一般,和隊員們比起來,我可能沒她們那么有動力吧。”羅導打趣道。
近期,女單組的訓練會圍繞體能恢復展開。據羅導介紹,由于兩周沒能正常訓練,要在預防傷病的前提下,帶著隊員們一步一步來恢復。“經過隔離,大家的身體機能會下降很多,我們要循序漸進地恢復,第一步是先達到全英賽前的各項指標。”
接下來世界羽壇將進入3個月的空當期,羅導表示,對女單組來說,正好可以有更多時間去精打細磨。“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改進不合理的地方,加強隊員們的得分能力與手段,針對此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

隔離后重回訓練場,男單組也規劃好了下一階段的訓練安排。主管教練陳郁表示,體能恢復是訓練第一步。“競技體育很現實,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對手知道。這14天,隊員們都在體能教練的安排下進行自我訓練。恢復期,我們將以趣味性的體能訓練為主,既調動隊員的訓練狀態,也可以避免傷病的出現。”
奧運延期一年舉辦,對于任何隊伍來說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戰。隔離期間,陳郁針對男單組的梯隊建設進行了重新規劃。男單組的梯隊構成最為齊整,陳郁說:“老將一直是我們組的榜樣,他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練什么。潛移默化中,對我們年輕隊員有著無形的影響,這次年輕隊員的自律性值得表揚。”
隔離期間,陳郁曾擔心過年輕隊員的時差與訓練自覺性,不過隨著每天隊員們發來的練習視頻,他打消了自己的顧慮。“徒手體能訓練、跳繩、有氧步法,他們完成的都不錯。”當然,趁訓練之余,隊員們也惡補了風靡網絡的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除了訓練時必聽的節奏高燃歌單外,球場上對音準最有把握的石宇奇,還高效錄制了模糊版“淡黃的長裙”。別人錄視頻,做剪輯外加特效,可能需要大半天的時間,石宇奇脫稿一遍過,效率也是奇高!
圍繞明年東京奧運會這個大目標,陳郁坦言,在當今男單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絕對的體能保障、扎實的專項訓練、突出的力量與速度,是比賽中的制勝要素。“抓緊這段沒有賽事的時間,讓主力隊員的狀態有更好的提升,需要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所以,我們會在訓練中給隊員們制造一些比賽感,刺激他們在對抗中積攢過硬的能力。我們要為大隊員增強信心上的保障,同樣,也要鼓勵年輕人鉚足全力別松懈。”

結束了隔離期,如今回歸訓練場的男單組,將為他們心中不變的目標,全力起航。
在東京奧運會資格賽中,男雙組是最受關注和被擔憂的,因為能否滿額參加奧運的懸念就在于此。其實,國羽能參加高級別賽事的男雙組合多達六對,但除了一雙劉雨辰/李俊慧穩獲奧運資格,男雙組遲遲未能拿到第二個雙打奧運資格。
六對男雙里,“雙塔”高居世界排名第三,小將邸子健/王昶在三十左右徘徊,剩下四對一直都在第八至二十四之間徘徊。張楠/歐烜屹和劉成/黃凱祥是配合不足一年的新組合,這大半年里一直處在無暇休息、瘋狂搶分的狀態,但對于老將而言,沒有充足的集訓儲備是很難爆發的。韓呈愷/周昊東和何濟霆/譚強兩對組合都曾在2018年年底冒尖,卻沒能在2019年延續上升勢頭。
如今世界羽壇停擺,奧運會被推遲,奧運資格相關細則變動亦未更新,很難在此刻去預測男雙組能否最后實現滿額參賽。但可以確定的是,男雙組有前所未有的至少四個月時間去進行調整。
奧運推遲使整個年歷和計劃打亂,男雙組主管教練王偉認為,這對于男雙組來說有利有弊。利在于有了充足的時間總結回顧和消化奧運積分賽以來的經驗和問題,長期的集訓有利于有針對性地攻克技術薄弱處,提升新組合的配合默契,力量和體能訓練亦有保證。總體來說,這是給年輕球員更多成長的時間,對他們是有利的。
而弊主要在于老將,尤其是像張楠、劉成這批隊員,多堅持一年要面臨更大的困難,對老將的要求會更高。不過,在隔離和封閉訓練的這段時間,幾位老將都體現出了自律和決心。雖然形勢嚴峻,但這難得的時間或許會成為轉機。王偉表示,最優化利用這段時間以增強自身實力,發現問題和彌補不足就是未來幾個月的目標。
回國后的這段隔離時間,在女雙組教練陶嘉明眼中極為寶貴。他說:“恢復訓練以來,隊員們的狀態明顯比前段時間好一些。之前,一直在英國外訓,加上旅途的奔波,姑娘們都比較疲憊,精神也很緊繃。這段自我隔離的14天,讓隊員們有了徹底調整的機會。”
自我隔離期雖然是一個人的獨處模式,但是,女雙組的線上聯絡極為密切。陶導介紹說:“沒法見面,我們每天就透過微信、語音和隊員們溝通。體能教練會給她們布置練習計劃,隊員會把訓練視頻、每天的動態發給我們來看。雖然見不到她們,但是溝通沒少過。而且,我們組的姑娘為了‘折騰自己,還添置了不少的健身器材輔助練習。”


透過這次隔離,陶導對女雙組隊員的自覺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說:“起初會擔心沒有正常的訓練,這個年紀的姑娘們容易漲體重。但是,她們自己都很注意每天的飲食,每餐吃什么都會在女雙組的群里打卡。隔離期后見到她們,大家保持得很不錯。”
面對未來三個月的休賽期,陶導表示,這是很難得的一次系統訓練的時間。“看上去三個月時間很多,但我們要有緊迫感,因為后面還是會有很多的比賽。這段時間,先把個人的體能抓上去,同時加強個人技術方面的訓練,彌補短板。將隊員的競技狀態調整好,一步步去突破,爭取再上一個臺階。”
混雙組在過去一年收獲頗豐,亦成為世界混雙的“眾矢之的”。然而,在今年全英賽無緣冠軍,在沖刺奧運的關鍵時刻遭遇挫折。隔離期間,隊員們每天自覺完成體能教練布置的訓練計劃,待恢復訓練的時候就有了不錯的體現。
奧運會延期舉行,對原本旨在沖金的混雙組亦有影響,但這主要是在時間和計劃上的微調,而非目標或實力的影響。混雙主管教練楊明認為,奧運推遲不能以好事或壞事來評判,對于混雙組而言,這僅僅意味著大家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鞏固和提高。在比賽相繼被叫停后,楊明就開始與隊員溝通,從心理上引導隊員正確面對這次大變動。提醒隊員們一切從零開始,重新以一年前開始備戰奧運積分賽時的計劃來引導隊員。
楊明認為,到了2021年,歐洲的混雙組合可能會有較大的進步。所以,除了日本、印尼、泰國等幾對老對手外,混雙組還要在訓練和業務學習中留意歐洲組合。在這么長時間的比賽真空期里,混雙組會對抗和訓練兩手抓。一方面,要重點加強基礎力量和體能訓練,繼續鞏固得分手段,加強技術的熟練性和穩定性,以嚴謹的態度防傷防病;另一方面,要多進行模擬對抗,根據計劃加入混雙對抗男雙,保證比賽真空期內的對抗強度和比賽感覺。
漫長又短暫的14天時間,是國羽追夢人的一次硬性緩沖。如今,回到訓練場,渴望全面蓄能是他們最大的動力。畢竟,一個人的時候,練習也沒有停歇過。未來充滿挑戰,國羽決心為奧運夢想繼續積蓄能量,在賽場上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