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文
摘要:在地理教學中,以鄉土地理教學為突破口,以鄉土地理調查活動為途徑,通過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樹立建設美好家園的思想,通過課外調查活動讓學生體驗家鄉建設的成果,為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這些都有利于促進當地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鄉土地理;環境保護;經濟發展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以鄉土地理教學為突破口,以鄉土地理調查活動為途徑。筆者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活動,促進所在地區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樹立建設美好家園的思想
學生是家鄉未來的建設者,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引導和能力的培養。學習的目的就是掌握生存的本領和生活的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內容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地理》八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第四章第二節“農業”時,教師讓學生列舉利用現代科技幫助民勤縣發展節水農業的具體措施,學生提到了日光溫室技術,噴灌、滴灌技術,地膜覆蓋技術等。教師告訴學生在推廣這些新技術時遇到了很多阻力,現在還有些家庭不愿修建日光溫室,也不愿意用滴灌技術,希望學生回家后多給父母和其他長輩講講這些新技術的優勢,為民勤縣節水農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思想比父母快得多,經過學生的動員,再加上實實在在的效益,現在民勤縣每一個村都有日光溫室,大家爭搶著搭建,有的家庭甚至有多個日光溫室。日光溫室已經成為民勤縣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成為民勤縣農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又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人口”時,教師讓學生談談現在民勤縣農村的人口現狀。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農村的人口現狀比較了解。學生討論的結果是:民勤縣現在已經成為老人社會了,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民勤縣農村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農村的耕地也荒廢了很多,因為沒有年輕人就沒有了勞動力。學生對這些問題也比較困惑,教師引導學生從國家發展的層面來看這些變化。城市化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方向,老齡化問題也是中國現在和以后所面臨的人口問題,農村土地扭轉已成為大趨勢,這也是中國農村發展的方向。盡管現在有些農民還不愿接受沒有土地的現實,但是發展趨勢是無法改變的,中國要實現小康社會,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完成這些轉變。學生聽了這些,對家鄉未來的發展也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也會把這些思想傳遞給自己的父母和長輩,他們的做法無疑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
二、體驗家鄉建設成果,為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
學生以地理興趣小組為單位,利用節假日開展鄉土地理調查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精心選擇調查內容,制定周密的調查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明確責任分工,選擇恰當的路徑,認真完成活動任務。
案例1:民勤縣缺水問題。
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水資源”時,教師布置課外作業,調查民勤縣的水資源情況,為民勤縣的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興趣小組根據內容設置了兩個任務,分兩個小組開展調查:第一小組調查民勤縣的河流湖泊;第二小組調查民勤縣的城鎮居民家庭用水情況。
通過調查,第一小組寫出《民勤縣水資源現狀實地考察報告》。報告認為,民勤縣現在有水的河流只有石羊河,而且流量不穩定,夏秋季節河流量大,冬春季節河流量小,有時甚至斷流,來水受上游限制多,水量不穩定。自然湖泊都干涸了,只有一個人工湖泊——紅崖山水庫,成為目前農業發展的重要水源。民勤縣屬于溫帶沙漠氣候,水蒸發量遠遠大于降水量,在全國屬于嚴重干旱地區。水資源是制約民勤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節約用水成為民勤縣人民的共識。
第二小組寫出《民勤縣城鎮居民家庭用水情況的調查》。報告認為,雖然民勤縣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地方,居民的節水意識也不強,大部分家庭沒有節水馬桶和節水水龍頭,也沒有做到一水多用,許多家庭安裝了純凈水設備,帶來了更大的浪費。民勤縣自來水公司的用水計量和收費方式也影響了居民節約用水的積極性。
案例2:焚燒秸稈污染環境問題。
調查小組在農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發現,許多農民在秋季有焚燒小麥秸稈的現象。這種做法危害較大,一方面,造成了大氣污染,嚴重影響當地環境;另一方面,存在火災隱患。學生一邊給農民講道理,陳述這樣做的危害;一邊給政府工作人員提出建議,指導如何讓農民處理好收獲后的小麥秸稈,將秸稈還田做肥料或者收回做燃料。學生的做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鄉村干部的動員和督查,現在農民已經改變了以前的做法,用打草機把小麥秸稈打成方草墩子做飼料,變廢為寶,一舉兩得。
案例3:農村沼氣問題。
學生在農村調查時發現,政府投資在農村推廣沼氣,許多村家家戶戶都修建了沼氣池,但是現在已經大部分棄置不用,沼氣池成為農民的水窖。究其原因,原來是原料出了問題。農村現在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農活都用機器,已經不再養牲口,也很少養豬,沒有了糞便也就無法發酵,產生不了沼氣。這些問題是政府工作人員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的,學生把發現的問題同樣向當地政府部門提出了建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正在想方設法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政府部門通過扶持養殖場,解決了部分沼氣原料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可謂一箭雙雕。
參考文獻:
[1]王靜愛.鄉土地理教學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