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河南能源鶴煤公司社保中心,河南 鶴壁 458000)
隨著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其復雜度也相應增加,不同區間采用不同系數核定績效,對原有考核算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使軟件能有效適應管理維度提升,其所需的算法也要隨之復雜精密。
為完善生產經營目標考核體系,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加強經濟運行監控,落實生產經營責任,激發內生動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降本增效,確保公司各項目標的圓滿完成,考核管理模式呈現多樣化、關聯化。
管理體系日益完善,相關考核元素要更多地相互作用,分級區間也愈加細分,內容也更加豐富。從圖1與圖2的對比可以發現,判斷條件每增加一項,復雜度就會增加一個層級。如果手工處理這樣的管理需求,就需要將二維層級展開成一維層級,工作量是之前的2倍;也就是說,管理維度每提高一個層級,手工處理在展開成一維層級時,工作量會增加一倍;以M表示工作量,N表示維度,公式可表示為M=2N。
簡單舉例來說,一張紙對折一次,厚度變成原來的2倍。以此類推,對折100次,厚度將變為原來的2的100次方,就是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張紙的厚度,其厚度可以超過地球至月球的距離。這就是指數爆炸帶來的震撼。集團企業,下轄多子公司,各子公司又可能按規模分成區隊,或按工藝流程分成小組。集團企業即要兼顧中遠期發展布局,還要突出企業發展質量及效益,同時要按不同的企業性質、不同階段工作重點,適時調整考核指標及權重,實行“一礦一策”“一廠一策”。由此可想而知,考核工作是交叉的、遞進的、有區分的,同時也有規律可循。多參數展開,一維的“復制”“粘貼”手工作業,顯然無法有效完成考核工作。借助計算機強大的“傳參”功能,調整算法,覆蓋多維度的考核管理,成為實現企業考核管理的重要環節。
“一礦一策”“一廠一策”使原本可以“復制”“粘貼”的工作變得不可能,如果只采用其規則,令指標權重、考核類目、考核系數、保底封頂等參數成為“變量”,那么工作就可以變得有規律、易調整、可預測、便評估。現在,以不同區間采用不同的考核系數為例:

?
之前的一維判斷算法,無法適應管理維度提升,適時引用“循環嵌套算法”,令加權規則成為“變量”,以使大多數情況的“if-轉換”分支可以在循環體中重新發揮作用。如此一來,完整的規則可以直接切換參數,多維的管理不必展開,如同一維操作一樣簡單。
多維管理模式如仍采用線性考核方法,工作量會呈指數增加,如不及時利用新的算法實現工具軟件,那么需要處理的關聯性考核指標會越來越密集,考核工作人員會越來越多,其考核效率、考核效果和調整考核的及時性都會受到影響。
根據管理維度提升需要,因地制宜設計加權變量,調整循環算法,滿足效率要求、精確度要求,可以明顯減少手工勞動,提高辦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