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星
(駐馬店市林業技術推廣站,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關系人民生活幸福、改善居住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和推動社會與自然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良好的森林氛圍可以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氣候、固定碳排放、營建美麗景觀以及創造林業產品等方面價值和效益,是生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分。駐馬店市于2018年取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期間累計完成各項工程面積100 272.67 hm2,增加市域森林覆蓋率7.35%。通過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環城、環村、農田防護林,增加城市和鄉鎮綠地面積,進一步完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極大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高了該市生態承載力,建設了城鄉一體的穩定城市森林生態系統?,F綜合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理論方法,測算該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生態效益和直接經濟效益,并對其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定性評價,為科學評估駐馬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效益提供參考。
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其固定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功能是生態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的情況下更為重要。根據《河南省林業生態省建設規劃(2008-2012)》數據,每增加667m2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增加1.4 m3,預計增加森林蓄積量為2 678 377.8m3,而森林每增加1 m3蓄積量,平均吸收1.83 t二氧化碳,釋放1.62 t氧氣,計算共吸收二氧化碳4 901 431 t,釋放氧氣4 338 972 t;按社會回收二氧化碳成本320元/t,工業制氧成本400元/t計算,全市森林新增固碳釋氧生態價值312 406萬元。
根據《森林公益效能計算調查——綠色效益調查》和《河南林業生態效益評價》,森林水源涵養功能價值包含:1) 保存降水功能價值,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與水庫每立方米庫容年折舊費的乘積。2) 緩和洪水功能價值,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與雨水利用設施年折舊費的乘積。3) 凈化水質功能價值,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與人工凈化雨水成本的乘積。4) 增加地表有效水價值,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與綜合水價的乘積。5) 增加水力發電價值,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與每噸水發電價值的乘積。
基于上述各項功能價值計算方法,并根據《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總論》,森林涵蓄降水能力為1 000 t/hm2;河南省每立方米水庫庫容折舊費、雨水利用設施年折舊費、噸水發電價值均按0.015元,綜合水價按0.15元/t計算,人工凈化雨水成本按1.0元/t計算,計算得出全市森林涵養水源功能效益約為15 241.25萬元。
森林凈化環境功能主要包含吸收二氧化硫、滯塵和殺菌功能。以下分別計算后得出,全市森林凈化環境功能效益為94 779.82萬元。
1.3.1 吸收二氧化硫 根據《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總論》,針葉林年吸收二氧化硫215.6 kg/hm2,闊葉林年吸收二氧化硫88.65 kg/hm2,針闊混交林按兩者平均值計算。二氧化硫治理費用為0.6元/kg。計算得出全市森林吸收二氧化硫功能效益為1 164.14萬元。
1.3.2 滯塵 根據《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總論》,以樹木為主的綠地可吸附或阻擋粉塵12 t/hm2。同時,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消減粉塵成本為170元/t。計算得出全市森林滯塵功能效益為26 018萬元。
1.3.3 殺菌 根據《河南林業生態效益評價》,河南省森林殺菌功能價值為5 300 元/hm2。計算得出全市森林殺菌功能效益為67 597.15萬元。
駐馬店市是糧食生產重點區域,農田林網、間作增產功能突出。根據《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林業卷)》,正常年份農田林網、間作可提高小麥產量10%~30%、玉米產量10%~20%,取下限平均值,則全市2014年糧食平均產量為5.97 t/hm2,糧食平均收購價為2 200元/t。防護農田60萬hm2,計算得出全市農田林網、間作增產效益為52 536萬元。
根據《森林公益效能計量調查——綠色效益調查》,保護野生動物功能價值為森林性鳥類棲息密度、森林面積、動物園每日飼料費用和天數的乘積。根據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測定,河南省森林性鳥類棲息密度為105只/hm2,動物園每日飼料費用平均為0.1元/只,1年按365 d計。因此,規劃期間全市森林保護野生動物功能效益為488 803萬元。
全市森林的氣候調節功能主要表現為控溫和調濕,二者的功能效益均使用替代成本法計算后加總,得出全市森林氣候調節功能效益總計1 158 665萬元。
1.6.1 調節溫度效益 采用空調調節溫度所耗電能價值代替,為森林年均調節溫度價值、森林調溫空間、無林區與有林區日平均溫度差絕對值、該區域年均使用空調天數和空調調溫能力的乘積。河南省無林區與有林區日平均溫度差絕對值為1.7℃,區域年均使用空調時間為夏季3個月,取值90 d,空調每立方米調溫1℃耗電0.023 15 kW·h,電價取值0.5元/kW·h,計算得出,全市森林調節溫度效為1 129 366萬元。
1.6.2 調節濕度效益 采用加濕器增加濕度所耗電能價值代替,為森林增濕空間、無林區與有林區日平均濕度差的絕對值、該區域平均使用加濕器天數、加濕器增濕能力和單位電費的乘積。河南省無林區和有林區日平均濕度差絕對值為0.2,在秋季和冬季使用加濕器,取值180 d,加濕器每天增濕所耗電量為127.62 kW·h /hm2,單位電費取值0.5元/kW·h,計算得出,全市森林調節濕度效益為29 298.39萬元。
計算上述各項生態效益總和得出,全市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為2 122 432萬元。
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能夠有效提高林地產出效率,增加林地產出價值,提高農民收入,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主要來源于林業經濟產業,水果等經濟產品的生產,花卉、苗木以及生態旅游等行業的收入,合計45億元(表1)。

表1 駐馬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直接經濟效益
全市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各項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展,將帶動市域范圍內的建筑、材料和運輸等行業發展;綠色工程和公園綠地等建設,帶動苗木培育、綠化養護等相關產業發展;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全市運輸交通、酒店住宿、旅游產品銷售和房地產業等行業發展,同時有助于當地產業向服務業調整的經濟結構轉型。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市民生活和工作氛圍,提升城市環境和形象,塑造良好投資環境,增加公共服務價值,對房地產、體育、文化等產業產生重要影響,利于招商引資,加快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駐馬店歷史文化悠久,距今4 500年前就已有人類活動。西有伏牛山和桐柏山,南有淮河,中有宿鴨湖,綠水青山、人杰地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能夠系統整合市域內生態資源,提高生活環境的綠地面積,改善生態旅游基礎服務設施。未來,市中心城區將實現綠化覆蓋率43.1%以上,人均公園綠地13.5 m2,市民將進一步享受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福利和成果。
駐馬店歷來是農業生產大市,一直努力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工程。農田林網建設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農業防護效益。有農田林網的耕地,可有效減免旱澇、風沙、干熱風、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農林林網覆蓋地區與空曠地區相比風速可降低20%~50%,防風效果顯著。同時,農田林網可改善農田小氣候,冬、春、秋季可提高氣溫1~2℃,提高地溫1~2℃,夏季平均降低氣溫1~3℃,降低絕對最高氣溫4.2℃,土地耕作層含水量提高23%,降低蒸騰作用消耗,水分蒸發量減少37%,日平均提高空氣相對濕度28%,降雨量平均增加10%,并減少地表徑流約90%,使50%~80%的雨水得以滲入地下,不易形成水土流失,干熱風天數平均降低4~5 d,無霜期平均增加6 d,可有效提高農作物和果品產量。在一般氣候和正常耕作條件下,提高小麥產量20%~30%,提高玉米產量10%~20%,提高果品產量10%~20%,棉花產量增加20~35 kg/667m2。在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年份,農田林網的增產效應更加明顯。全市增加農田林網1.8萬hm2,保護農田60萬hm2,使全市適宜林網化農田實現林網全覆蓋,創造健康穩定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持續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使林業發展成果惠及百姓,助力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保障全市農業生產安全格局。
隨著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一系列環境惡化和生態退化問題突顯,對城市居民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生活環境惡化促使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受到重視,市民向往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環境生活氛圍,關注保護環境、尊重自然的生態理念。駐馬店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營造城市綠地環境,加快生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森林文化、生態理念的傳播和普及。全市文化特色豐富,融合盤古開天、嫘祖繅絲、冶鐵煉劍、紅色文化等多種文化特色,將這些文化滲透進入生態文化體系中,可以建設和發展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特色文化主題公園、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義務植樹基地等,利于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森林旅游節事活動,能夠有效促進生態文明傳播,使生態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能夠大幅提高城市旅游業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帶動交通、商貿、住宿、餐飲等各相關方面的發展,創造就業機遇,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城鄉發展平衡。一方面,創建森林城市能夠直接提供旅游景點,打造駐馬店森林旅游品牌,樹立綠色環保和文化豐富的生態旅游形象。另一方面,開展森林旅游活動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對社會居民收入形成輻射效應,有效增加當地居民經濟收入,加速地方經濟發展。同時,地方居民能夠直接享受林業建設帶來的生態效益,享受收入提高和人居環境優化的雙重福利,提高民眾“鐘靈毓秀天中地,山水田園駐馬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