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團隊

佳士得古典大師油畫部日間拍賣主管Maja Markovic表示:“從大約十五世紀時的文藝復興初期起,藝術家簽名開始廣泛地流行起來。也正是在此時,藝術家開始摒棄行會制度。他們將名字、符號或姓名縮寫繪于作品當中,以此強調個人的創造力與藝術自主性,展示自己創作的傲人成果。”
專家不僅可以通過一個簽名來確定作者的身份,也可以將其和藝術家作品集中的其它簽名作比較。Markovic認為:“簽名可以幫助確定作品創作的年代,因為藝術家的簽名會隨時間流逝而產生一定的變化”。然而事情并不總是如此簡單。一些擁有大型工作室的藝術家常常會在助手幫忙繪制、甚至完全出自助手的畫作上簽名,只要作品質量符合其標準即可。
藝術家的追隨者們也常常偽造大師簽名。幾百年來,一直都有受利益驅使之人往作品上添加簽名。Markovic強調:“十分重要的一點是要確認簽名與藝術家已知的慣用簽名方式一致。簽名所使用的顏料需與原作契合,而非蓋在顏料龜裂層之上。這些因素可能會徹底改變作品的價值。”

小大衛·特尼爾(1610年生于安特衛普,1690年卒于布魯塞爾)《火腿早餐》,2019年7月4日于佳士得倫敦以4,746,250英鎊成交

小大衛·特尼爾的簽名、紀年和自畫像,來自其作品《火腿早餐》
在上圖中,小大衛·特尼爾(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就在銅畫板的左下角留下了簽名和年份,這些信息對后世判定藝術家身份和作品紀年十分有幫助。
Markovic表示:“藝術家還在背景中畫下一幅帶有紀年的自畫像,這也是一種再次于作品上‘簽名的方式。由此可見這件作品是令藝術家引以為傲的創作。”2019年,此作于佳士得以4,746,250英鎊的價格成交,刷新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
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專家莫友柯(Malcolm McNeill)解釋道,在中國書畫過去1,500年的歷史中,臨摹書畫大家之手筆甚至模仿其簽名,都是藝術家精進繪畫技巧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判斷作品的創作日期和鑒定真偽這樣的問題便顯得較為棘手。
在專家的火眼金睛看來,解決問題的線索其實都隱藏于作品之中。專家說道:“對大部分藝術家而言,創作書法或簽名時的慣用筆勢都果斷決然,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偽造者的筆觸則難免更顯拖沓,缺少自信,你能看出他們在落筆時的停頓和遲疑。”
藝術家鈐印也同樣有著很深的學問。“仔細觀察印章后你就會發現,每方印都有微小的裂痕或缺口,想要完美復制這些幾乎是不可能的。”莫友柯如是說。極富專業素養的佳士得專家能夠看出印章這些細微之處,而這些發現對于中國書畫作品的估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征明(1470-1559)《行書七言詩卷》,嘉靖癸丑(1553)閏三月廿又三日書。46x900cm. 2019年5月27日于佳士得香港以83,227,500港元成交

維納斯拭身青銅像,以詹波隆納鑄模為原型,傳為安東尼奧·蘇西尼鑄造,約1585-1600年制。2014年7月10日于佳士得倫敦以1,058,500英鎊成交

青銅雕像底部,可見空腔及未氧化部分的原始顏色
“為雕塑作品估值時,我會把它翻轉過來,檢查那些藝術家未曾想公諸于世的部分。這有助于我判定雕塑的創作方式、完成時間和創作地點。”佳士得早期歐洲雕塑及工藝精品部門主管Milo Dickinson說,“若是青銅雕塑,我會留意雕塑中是否有空腔,有的話則證明雕塑是采用早期失蠟法鑄造而成。十五世紀以失蠟法制成的雕塑比十八世紀以同樣方法制作的雕塑厚重,因為鑄造工藝會隨時間推移而不斷進步。”
接著,專家會尋找雕塑表面氧化現象不太嚴重、基本沒有銅銹的部分。Dickinson表示:“這樣比較容易確定金屬中的元素組成,由此可以判斷雕塑的起源,甚至可以知道創作者的身份。”
2014年,Dickinson曾受命檢驗一尊據傳由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安東尼奧·蘇西尼(Antonio Susini)——鑄造的維納斯青銅雕塑。將雕像翻轉過來后,專家看見了雕塑內部厚度不均的空腔,這就表明雕塑是以十六世紀的失蠟技法鑄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