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銀萍,祝雙,趙麗,張萍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四川 瀘州)
當前,社會處于不斷發展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升高且社會文明程度也升高了,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患者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對麻醉護理的要求不斷升高。本研究推薦在為患者實施麻醉護理的過程中實施人性化服務,以實現護理的連續性、優化性與人性化[1],使患者得到最佳的麻醉,不斷提高治療效果,現將人性化理念下的麻醉護理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在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200 例,隨后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100 例與對照組100 例。
在對照組10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60 例與女性患者40 例,患者的年齡為24-70 歲,為患者實施的麻醉方式主要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腰硬聯合麻醉[2]。
在觀察組10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50 例與女性患者50 例,患者的年齡為24-73 歲,為患者實施的麻醉方式主要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腰硬聯合麻醉。
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基礎資料,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具備較強的可比較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麻醉護理。
觀察組:在麻醉護理中實施人性化服務,主要護理方法為:
1.2.1 麻醉前的護理
在對患者實施麻醉前的0.5h-1h 內護士要主動與患者取得聯系,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宣講麻醉方法與實施流程,并且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流程,通過講解,患者會增加對治療的認知度,使患者信任醫護人員,增強手術治療的信心。同時,護士要注意患者的主訴[3],對于患者關心的問題要及時耐心解答,尊重患者的需求,盡量滿足,讓患者盡快平復不良情緒。在進入手術室后,護士向患者解釋正確體位的重要性并幫助患者擺放正確的體位,告訴患者不要緊張,自己會陪伴在患者身邊,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緩解患者的心理障礙。
1.2.2 手術中的麻醉護理
在手術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全程陪伴在患者的左右,對待有恐懼等不良心理的患者,護士要及時溝通并開導患者,讓患者可以不再那么擔心,以平和的心態去配合治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播放一些輕音樂讓患者聽[4],這樣對平復患者的心情是有利的。患者在麻醉清醒的過程中護士要及時與患者交流,但是注意語氣要和緩與輕柔,參與麻醉操作的醫務人員要多和取得交流,不要讓患者的注意力過多集中在麻醉上,有效地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觀察患者在麻醉期間有沒有發生異常情況,例如惡心、嘔吐等,護士要及時告知醫生對患者采取及時的處理措施,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
1.2.3 手術完成后的護理干預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做好善后工作,將手術遺留下來的血液、分泌物等痕跡擦拭干凈,協助患者將衣服穿好,這樣的操作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全麻患者在手術中要置入吸痰管,所以在為患者拔出吸痰管的時候護士要動作輕柔,減少對患者的損傷。另外在全程的手術操作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堅持無菌操作,以預防感染發生。耐心等到患者的麻醉失效后,患者會慢慢清醒過來,護士要第一時間與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說明手術情況,讓患者放心,并且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手術后,護士要定期對患者實施隨訪,追蹤患者的情況,并囑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并囑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以不斷提升治療效果[5]。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情況錄入到表格中并采用SPSS18.0 進行分析,若得到的P<0.05 則表示結果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將兩組患者舒適評分、依從性評分、疼痛評分情況進行比較(分)
見表2。

表2 將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n(%)]
人性化服務是近年來在臨床護理中出現的一種新理念,在人性化理念的支撐下所創建出來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是護理行業的一大變革,這種護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醫療護理模式,就是不單單是為患者實施醫療操作,而是在護理過程中注重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身心照護。本次是對臨床麻醉護理過程中實施人性化護理[6],因為手術是較強的應激因素,在增加患者疼痛感的同時還會給患者帶來不良情緒,所以及時緩解疼痛是重要的,為患者進行麻醉干預是緩解疼痛的最佳方式,因此,在麻醉護理對整個手術治療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人性化麻醉護理措施包括麻醉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7],通過講解患者對麻醉情況有了更多的了解,患者關心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答,患者的負性心理大大緩解了,護士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受到了廣大患者的信賴[8,9]。本研究將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證實人性化護理服務在麻醉護理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總之,在手術麻醉護理中應用人性化服務,能夠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獲得廣大患者的青睞,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