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越,李倩,鮑玉龍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 廣州)
近年來,環境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加之人們產生了較多的不良生活習慣,使得患有耳鼻喉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其中老年患者占有很大比重。這除了與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狀況有關之外,也與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有關[1]。耳鼻喉疾病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受到較大影響,與此同時,心理狀況也會受到疾病的影響而產生諸多負性情緒。手術為耳鼻喉疾病常用的治療方式,而不良心理情緒會影響患者的配合程度,并且會影響術后康復進程[2]。為此,十分有必要加強對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本研究探討了對老年耳鼻喉手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方法以及效果。
從本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中選擇90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60 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并且在本院接受的治療均為手術治療。采取隨機形式對入選患者實施分組,詳情如下:(1)研究組患者共有45 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數為25 例,女性患者人數為20 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5 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61 歲,平均年齡為(68.7±2.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共有16 人,初中及高中共有20 人,大專及以上共有9 人。(2)對照組患者共有45 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數為26 例,女性患者人數為19 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6 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60 歲,平均年齡為(68.9±3.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共有17 人,初中及高中共有20 人,大專及以上共有8 人。兩組患者均自愿入組接受對比研究,組間一般資料差異很小,有較高的對比研究價值。
1.2.1 常規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性護理措施,內容如下:在進行手術之前,做好相應的術前準備,如給患者靜滴抗生素,提升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另外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鎮靜劑的注射,讓患者的焦慮情緒得到控制。另外給患者進行術前備皮,如將患者鼻毛剪干凈,對于出現刮傷的患者,使用碘伏進行刮傷部位的常規消毒[3]。將各種手術需要的器械、物品準備齊全,進行認真核對,防止遺漏。進行手術期間,護理人員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于發生的各種以上情況均應及時向醫生進行匯報,并協助醫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在術后讓患者在一定時間內以流質飲食為主[4]。紗布應當及時進行更換,保持清潔干燥。
1.2.2 心理護理方法
在以上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加強心理護理,方法如下:老年患者通常存在較多顧慮,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胡思亂想。護理人員對待患者應當態度親切,稱呼得當,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5]。在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多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以及手術相關知識的講解,讓患者對手術有更加正確全面的認識。另外,應當向患者強調目前的手術技術十分成熟,醫生工作經驗豐富,且患者病情不嚴重、可以通過手術治愈等等,從而讓患者能夠放寬心,放下心理顧慮,緩解緊張、焦慮、恐懼情緒[6,7]。另外,可以多向患者介紹與患者相同疾病且手術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讓患者的手術依從性得到提升,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各項工作[8]。
(1)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患者出院之前使用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統計,采取百分制評分法,其中≥90 分表示非常滿意,70-89 分表示一般滿意,<70 分表示不滿意。(2)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
研究數據統計學處理工具使用SPSS18.0 軟件,其中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s),檢驗方式為t 檢驗,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檢驗方式為χ2檢驗,P<0.05 代表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在住院時間方面,研究組的住院時間平均為(7.32±1.54)d,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64±1.98)d,研究組的住院時間明顯更短,差異明顯(P<0.05)。
老年耳鼻喉疾病患者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身體素質不斷下降,身體機能出現退化,并且在心理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心理承受力不高,同時很多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退化,知識水平不高等等,使他們對疾病以及手術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這些都會使患者的心理負擔加重,對手術會產生更多的緊張、恐懼感,從而對手術以及預后產生不良影響[9,10]。因此在臨床護理中,不但應當做好基于疾病以及手術的常規性護理,還應當在心理方面加強護理。本研究中,對老年耳鼻喉手術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情緒疏導以及安撫,向患者列舉手術成功案例,進行疾病以及手術知識的宣教,讓患者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心理護理的老年患者康復更快,住院時間更短,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值得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