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 劉 勇 朱建東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江蘇蘇州 215129)
四肢骨折是骨科較為多發的骨折類型,由于手和腳的活動度高,發生骨折后不僅會造成骨結構斷裂,出現疼痛、腫脹、出血、發熱等癥狀,還會表現為明顯的創傷和骨骼畸形等,若不及時處理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從而影響其生活、工作等[1]?,F階段,治療四肢骨折多以手術復位和內固定為主,最初常用石膏外固定,此方法能將患者的患肢制動,避免康復活動時造成骨折移位,但是此固定方法不利于骨折愈合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加壓鋼板內固定術被逐漸廣泛應用,此手術具備微創優勢,對四肢骨折愈合和肢體功能恢復具有積極促進作用[2]?;诖耍狙芯繉⑹罩蔚乃闹钦刍颊邽閷ο笳归_探討,旨在分析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3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前后順序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9例,對照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9.21±5.63)歲,骨折類型:股骨頸骨折7例,脛腓骨干骨折4例,橈骨骨折4例,尺骨骨折3例,其他1例;觀察組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齡24~77歲,平均年齡(50.33±5.71)歲,骨折類型:股骨頸骨折6例,脛腓骨干骨折5例,橈骨骨折3例,尺骨骨折3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X線、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②均為新鮮骨折,有明確外傷史;③骨折端存在畸形或移位情況;④患者均知情并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陳舊性骨折者;②精神疾病史者;③手術禁忌證者;④藥物過敏體質者;⑤凝血功能障礙者;⑥合并心腦血管疾病、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⑦惡性腫瘤者;⑧病理性骨折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X線檢查,常規抗感染、消腫、止痛藥治療等,對照組接受石膏外固定+續斷接骨湯治療,石膏固定時用X線確定骨折位置,先手法復位,復位成功后用夾板外固定,然后在骨折外部用石膏維持在中立位,上肢骨折行石膏固定后用繃帶牽引掛在胸前固定,下肢骨折用石膏包裹,指導患者使用拐杖代替活動,以免活動時發生移位或二次損傷,石膏外固定后配合中藥續斷接骨湯治療,藥方包括:補骨脂、骨碎補各15 g,黃芪、丹參、續斷、芍藥、自然銅各10 g,紅花、炙甘草各6 g,將上述藥劑用水浸泡2 h,然后用武火煎煮15 min,文火再熬制30 min后取藥汁200 mL,濾出藥汁繼續加水煎煮200 mL,每劑藥煎煮2次,分早晚溫服,1劑/d,10 d為一療程,堅持治療3個療程,用藥期間對骨折患肢進行制動,叮囑患者臥床休養。觀察組在續斷接骨湯治療基礎上接受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治療,術前進行常規備皮、消毒處理,借助X線觀察其骨折創傷程度和位置,指導患者保持健側臥位或仰臥位,給予氣管插管式全麻,利用C臂機測量骨折端的旋轉角度和矯正長度,然后進行閉合復位,復位成功后用多枚克氏針暫時固定,選擇在骨折近端位置做約2~3 cm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組織及骨膜軟組織,開通組織隧道,將骨折端暴露出來,然后挑選大小合適的鋼板經組織隧道置入骨折端表面,依據骨折情況適當地對鋼板進行塑形,保證骨干與鋼板面充分貼合,用多枚雙皮質鎖定螺絲釘固定鋼板兩端,螺釘位置最好靠近關節端,這樣能提高骨折和關節部位的穩定性,螺釘固定完成后用C臂機觀察鋼板固定情況,固定滿意后清洗創面并縫合切口,術后常規給予抗感染治療。
①術后隨訪觀察3個月,用生命質量評分表(QOL)評估患者的食欲、睡眠、精神、生活能力、疲倦狀態,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狀態越佳。②采用綜合功能康復問卷調查表評估患者的神志狀態、上肢骨折功能、下肢骨折功能恢復情況,每項總分5分,得分越低表示其功能恢復效果越好。
數據分析和統計用軟件SPSS 23.0計算,計數資料的表示形式用[例(%)],檢驗用χ2,計量資料的描述形式用(±s),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各方面QOL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神志狀態、上肢骨折、下肢骨折等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s,分)
注:相比本組治療前,*P<0.05。
組別 n 食欲 睡眠 精神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9 77.11±4.43 92.33±7.84* 72.18±4.24 92.57±7.74* 73.69±4.78 92.55±7.66*對照組 19 77.66±4.54 82.88±6.03* 72.56±4.32 83.33±6.75* 72.99±4.59 83.44±6.81*t 0.378 4.165 0.274 3.922 0.460 3.874 P 0.708 0.000 0.786 0.000 0.648 0.000組別 n 生活能力 疲倦狀態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9 72.64±4.55 92.28±7.54* 73.55±4.46* 92.17±7.08*對照組 19 73.08±4.43 83.31±6.93* 73.68±4.53* 82.69±6.44*t 0.302 3.818 0.089 4.318 P 0.764 0.001 0.930 0.000
表2 兩組患者綜合功能康復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綜合功能康復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神志狀態 上肢骨折功能 下肢骨折功能觀察組 19 2.01±0.43 2.28±0.46 2.17±0.55對照組 19 3.56±0.74 3.73±0.72 3.84±0.79 t 7.894 7.398 7.562 P 0.000 0.000 0.000
四肢骨折是常見的骨折類型,其發病率高,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劇烈運動、高空墜落以及重器擊打等所致。四肢作為全身最靈活且支撐人體質量、從事正常生活、工作的重要結構,一旦發生骨折不僅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極大傷害,甚至會造成殘疾,如果四肢骨折的創傷嚴重,且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會造成四肢畸形、骨折不愈合以及骨質缺失等情況[3-4]。
近年來,臨床治療骨折的方法有藥物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的效果好,早期手術治療可最大程度防止前臂雙骨折及脛腓骨骨折引起的缺血性肌痙攣的發生,有利于恢復肢體正常解剖結構,糾正骨折畸形,促進肢體功能良好恢復。但是臨床手術方法較多,不同術式產生的效果有差異,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微創手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高成效。微創手術不僅能減少手術創傷,而且手術應激反應小,術后恢復快,對骨組織的損傷程度較小,本研究推薦采用微創鎖定鋼板固定術治療,相比傳統手術更符合生物學原理,此術式選用的鋼板和螺釘的鎖定鍵具有三角形特征,可以形成內固定三角支架,具有穩定性強,創傷小等優勢[5-6]。本研究顯示,術前兩組患者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綜合功能康復各項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術中定位準確,能清晰地觀察到骨折端損傷程度,小切口術對軟組織損傷小,建立組織隧道能減少對周圍其他組織的損傷,降低對組織血運的傷害,減少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7];②鋼板螺釘固定,充分利用力學原理,其穩定性強,對骨骼損傷小,可為新骨提供良好的愈合環境[8]。手術骨折配合中藥續斷接骨湯治療,此藥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強筋健骨等功效,用于骨折治療中不僅能加速骨折愈合,還能加快新骨生成速度,對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體功能具有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選擇微創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治療四肢骨折,不僅能促進骨愈合,減輕四肢疼痛、腫脹感,還能保證患者盡早恢復肢體功能,回歸正常生活,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