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英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山東淄博 255400)
心腦血管疾病是引發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據文獻資料統計可知,我國臨床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給我國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1]。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作為臨床常見合并癥,發病因素是由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導致冠狀動脈中內皮細胞受到嚴重損傷,從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導致冠脈的阻塞,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情況。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是治療高血壓、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主要藥物,具有極高的治療效果和治療安全性[2]。本研究選取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2019年2月至11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9年2月至11月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08例患者按照治療效果不同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4例。試驗組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齡63~73 歲,平均年齡(67.15±3.39)歲;每周心絞痛發作次數2~4次,平均每周心絞痛發作次數(3.14±0.03) 次;病程 12~ 18 年,平均病程(15.26±2.51)年。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齡64~74歲,平均年齡(69.51±3.14) 歲;每周心絞痛發作次數1~4次,平均每周心絞痛發作次數(2.21±1.05)次;病程12~19年,平均病程(15.28±2.3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符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體會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14 d內發生心絞痛超過6次,每天心絞痛發作次數超過3次,靜息狀態下的心電圖檢測的ST段發生明顯的變化。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慢性感染、惡性腫瘤、合并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均不納入本文試驗。本研究通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兩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禁止飲酒、合理控制飲食,控制鹽分、膽固醇、脂肪的攝入量,并且給予患者合理的運動指導。
對照組:采取硝苯地平緩釋片(北京紅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238,規格:30 mg×7片)給予患者每次取30 mg口服,1次/d,連續治療6周觀察患者各項指標改善情況。
試驗組: 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Goedecke GmbH,國藥準字 J20171045,規格:5 mg∶ 10 mg×7 s)治療。取5~10 mg給予患者口服,1次/d,連續治療6周觀察患者治療效果。
治療效果:患者舒張壓的降幅程度超過10 mm Hg,收縮壓降幅程度超過20 mm Hg,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則表示治療有效;治療后,患者舒張壓的降幅程度在5~10 mm Hg,收縮壓的降幅程度在10~20 mm Hg,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減少50%~80%,表示治療好轉;患者治療后,血壓無明顯降幅,心絞痛疼痛次數也無變化,則表示治療無效[4]。總有效率=(有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患者治療前后各取晨起靜脈血6 mL實施血脂監測,評估患者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變化。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暈、水腫、關節疼痛、心肌等。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文數據,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TG指標、LDL-C指標均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采取不同藥物治療后,兩組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心腦血管是引發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據戴國華、崔云的文獻資料統計可知[5],我國臨床心腦血管發病率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給我國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我國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高于歐美國家,因此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控制。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及血脂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及血脂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n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試驗組 治療前 54 151.41±12.32 100.81±7.36 4.82±0.68 2.64±0.51 1.44±0.32治療后 54 125.21±10.17* 82.61±5.63* 3.32±0.25* 0.83±0.52* 1.83±0.36*對照組 治療前 54 152.14±13.11 99.82±5.16 4.59±0.71 2.81±0.45 1.47±0.35治療后 54 138.21±11.25* 91.25±4.61* 4.02±0.53* 1.15±0.53* 1.53±0.25*t 9.513 8.331 6.514 6.152 6.315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比較[例(%)]
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鈣離子拮抗劑類藥物,具有較強的降壓效果,藥物發揮藥效的速度較快,作用在患者血漿中的半衰期延長,因此給患者機體引發的副作用較小,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降低,從而可保證治療的安全性[6]。氨氯地平具有松弛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的效果,可有效緩解肌肉痙攣,擴張外周動脈從而緩解血管阻力,提高患者血流量和患者心肌的供氧能力,可有效緩解心絞痛[7]。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他汀類的降脂藥物,具有極高的調節血脂的效果,可阻斷還原酶的侵害,還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并有效減少LDL-C的含量。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復方藥劑,其調節血脂、緩解血壓的效果非常好,具有極高的抗氧化的效果。
根據本研究可知,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TG指標、LDL-C指標均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均優于治療前,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74.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采取治療后,出現1例水腫、1例關節疼痛,不良反應率為3.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出現2例心悸、4例水腫、3例頭暈、4例關節疼痛,不良反應率為24.07%,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證明,高血壓和冠心病是兩個獨立的疾病,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其中任何一種疾病的加重都會引發另一種疾病的發生[8]。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主要藥物,可有效抑制腎上腺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合成,促進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合成,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的血流動力學,保證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壓水平都得到明顯的改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升,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