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康鐵榮
目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年,在幾十年的改革風雨中,在政治建設、社會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隨著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地勘單位的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進。地勘單位的改革,大致上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體制方面的改革,二是機制層面的改革。從1979年的專業化改組到現在的事企分離,從“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到“戴事業帽子、走企業路子”,雖然在不同時期對地勘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改革措施不完善,加之政策不配套,使得地勘單位的改革目標未竟全功。在電氣概念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時期,地勘單位要想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必須巧妙利用內部審計成果強化內部控制管理。
地勘單位的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管理,從本質上講都是為了確保完成自身應完成的控制工作,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但這兩者在目的和作用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內部控制管理主要是事業單位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一系列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而內部審計則是相對于外部審計而言的,是由地勘單位內部專職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工作,其目的是對組織控制進行評價,是對內部控制的一種健全手段,同時也屬于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實際生活中,地勘單位通過加強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能更好地開展地質勘察工作,從而實現總體的目標,同時構建完善的保障體系,進而從根本上體現出地勘單位自身在管理、業務、計財系統等方面的有效融合,最終實現地勘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
內部控制管理的意識較為淡薄
在實際生活中,因為當前我國地勘單位事企混合運行、產業結構雷同,且產能過剩,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打工經濟,即使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之地勘單位領導均由上級指派,任期較短,最長十年的任期還不夠一次行業周期。因此,很多地勘單位的領導為了自身的功績,大都會開展一些急功近利的地勘工作,往往就忽略了內部控制管理,甚至有的領導還認為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可有可無,從而忽略了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實施,進而導致其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嚴肅性與原則性。
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正如上文所說,地勘單位的領導均由上級指派,導致其治理機制并不完善,使得地勘單位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措施。因為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管理者為了實現一定的管理目標而建立的規則、制度以及實施程序。但因為領導任期不定,及時建立了現代化的管理制度與監控制度,但一換領導,這些制度往往就會被推翻,從而影響到制度的貫徹落實,無法發揮出地勘單位內部審計機構應有的作用。
缺乏完善的內控管理標準體系
地勘單位的主業是地質勘查,地勘項目管理是單位管理工作的核心。但目前地勘單位開展地勘工作,財政撥款項目的經費必須全部花完,不承認勘查單位的利潤;而社會項目又面臨著同質競爭、競相壓價的困局,這就導致大多數地勘單位制定內控管理制度都流于表面形式,沒有嚴格落實執行,從而影響到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應有效用的發揮。
缺乏完善的內控管理獎懲機制
當前,地勘單位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還表現在缺乏完善的獎懲機制。獎懲機制不健全也是地質勘探單位加強內控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雖然目前大多數地勘單位都制定了內控管理制度,但并沒有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導致內控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從而影響到該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果。
針對地勘單位存在的不足,要想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還應巧妙利用內部審計成果,因為內部審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組織控制進行評價,通過有效的評價,促進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從而確保揭露組織潛藏的風險。同時,內部審計本身又是內部控制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國家進一步加強對地勘單位體制和機制層面的改革,相關地勘單位每年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開展各層級、各類型的內部審計工作,并取得了比較豐碩的內部審計成果。
雖然這些內部審計工作,并不都是專門針對自身內部控制管理評價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但地勘單位的各部門仍然可以巧妙利用這些內部審計成果,發現自身在運行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發現單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存在的不足,并藉此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在具體操作中,地勘單位相關部門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從內部控制管理角度分析問題
地質勘探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應針對內部審計的成果及其整改落實進行全面的跟蹤和監督,然后組織相關的業務部門對于發現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通過內部討論查找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從內部控制管理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類。首先,針對因制度建設不完善而出現的問題,相關地質勘探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應追蹤并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完善制度或對制度進行修訂,如果是上級部門制定的制度存在問題的,應及時反饋給上級部門,并促進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其次,針對因制度落實執行不理導致出現的問題,相關地質勘探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應從責成相關部門加強認識,從認識上尋找根源,通過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和考核,強化相關部門的執行意識。最后,針對地勘單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出現的問題,相關地質勘探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應組織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通過加強業務培訓,提高這些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同時,還要制定完善的獎懲措施,通過機制的約束,促使自身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得到嚴格的執行。
梳理內部控制管理風險清單
針對在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屢次出現的問題,往往會為地勘單位的健康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地質勘察單位必須引以為戒,利用內部審計成果,及時梳理出內部控制管理風險清單,并對清單中屢次出現的“高風險節點”進行重點關注,追蹤這些節點的執行情況,從而有效加強內部的控制管理工作。

編制內部控制管理問題案例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措施以外,地勘單位還應利用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成果,總結出自身在運行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然后將其編制成案例,在內部進行推廣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各部門的內控管理意識,防范可能發生的內控管理風險,提高內控管理效率,進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目前全國地勘單位的改革都已經逐步邁入到深水區,作為地勘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實際操作中,地勘單位應利用內部審計成果,及時發現自身運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提高自身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