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玫〔回族〕

興蒙
一
興蒙是鄰村,隔著一條公路的距離,兒時的我,坐在落漆的門檻上看興蒙女人蝴蝶般走向街市,目光里蓄著蒙古草原的青澀和云南的稻花香毛竹編織的斗笠,金色的皇冠繡花的水紅綢衫,如待嫁的新娘她們用蒙古語談話,說笑,風生水起從不隱藏隱私,秘密和本身也用蹩腳的漢話,和商販討價,還價扯來一丈二尺的花布,巧手描春把高原上零零散散的日子縫補得體面溫暖穿在身上,窈窕地招搖過市
二
興蒙到河西是一條綢緞揉成的泥路優柔而綿長地穿過我童年的村莊和童年的記憶,這就是我即使離開故鄉多年而興蒙依舊離我很近的原因幾十年后,我認識了一個叫普輝的人他擅長書法,往往妙筆生花用淡淡的口語,寫有情有義的文章他繪制的國畫含山露水,風輕云淡寫意中,還原了生活的真相偶爾興起時,就會唱馬頭琴的歌目光平視遠方,眼里有寬闊的草原和草原上不落的太陽近旁的人,莫名其妙的熱淚盈眶后來才知道,他來自興蒙我恍惚明白了,難怪那么親切若是一段緣分可以追溯到孩提時代那他應該就是我多年前在河西失散的大哥
三
草原遠了,青山就近了牧民人脫下風塵仆仆的外衣光陰之水再清冽,卻洗不盡血脈里流淌的基因,和額頭上蒙古人的符號幾度,夕陽,紅馬背民族的后裔,赤子的情懷游子的衣衫蘊育一顆日漸頑劣的草木之心卸下彎弓和馬鞍,鞭長,莫及以杞麓湖背水而居向著金色的湖水慎重灑網用盡畢生的精力打撈高原清晨的第一縷霞光
四
藍天無云,無字也成天書歷史從來不會忘記,湮滅在齒縫中的細節,傳說源于手記烈日打開了塵封百年的熒屏“三圣宮”, 陽光下復活的宮殿在視線中上升、起伏或是平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忽必烈泥塑的真身,在天地間寂然巋立久經沙場的牧民手持三炷清香,向塵世許諾青磚里,有埋骨的沙土格子門上,隱現的是先祖的手跡時間,慢些,再慢一些一筆一劃,一橫一豎我要鐵證如山,我要信誓旦旦我要把民族的血魄,寫進兒孫的骨魂再用朱砂筆,滿滿刻在他的胸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