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人員近日研發了一種結合水果提取物和輻照滅菌的處理方法,以防止食源性感染的暴發。諾如病毒在發達國家中最為常見,易引發腸胃炎,而新鮮農產品是該病毒的主要載體。該病毒據說能抵御諸如輻照之類的冷巴氏殺菌處理方法,這種輻照處理可用于殺滅細菌、霉菌、寄生蟲和昆蟲等;輻照過程使用伽馬射線或X射線,可破壞諾如病毒,但以殺滅諾如病毒的劑量來輻照的話,會影響到新鮮農產品的物理化學特性。魁北克大學的國立科學研究院(INRS)教授拉克魯瓦(Monique Lacroix)研發了一種可食用涂層,提取自蔓越莓汁和柑桔類水果,可使諾如病毒對伽馬射線更敏感,從而可以在保持食品質量的同時殺滅病毒,不對消費者帶來潛在風險。具體而言,將該涂層噴灑于新鮮農產品上,如生菜或草莓,再用冷巴氏殺菌法(如輻照)對其加以處理。蔓越莓汁和柑桔提取物中的有機酸和多酚會改變病毒蛋白,并有助于抑制其活性。
據 《新食品雜志》網站消息(newfoodmagazine.com),拉克魯瓦教授及其團隊已對生菜進行了涂層測試,而生菜是貯藏中最為脆弱的一種蔬菜。她希望最終與食品行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商業規模來測試天然水果提取物和冷巴氏殺菌法的組合處理方法。
(資料來源:鮮品網,童 彤/摘譯)
近日發表于《神經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入綠葉菜、蔬菜和水果等,可將患癡呆癥的風險降低48%;同時還發現,甘藍、菠菜、西紅柿和梨等食物有助于防止認知能力下降;果蔬中具有抗炎性的黃烷醇有助于減少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癥的細胞損傷。因老年癡呆癥沒有治愈藥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活方式和飲食可能可以避開這種病。
這項研究表明,日常攝入的食物 (如綠葉菜、蔬菜、莓類水果和茶水等)不僅有益身體,更有益大腦。這項研究基于“快速記憶與衰老”項目,通過考察921個參與者的飲食,并讓這些參與者完成年度神經系統評估和飲食評估,其中包括他們在上一年里經常吃的114種食品。結果顯示,那些攝入大量黃烷醇的參與者,相比攝入量少的人,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要低48%,這可能是因為黃烷醇的抗炎性可以防止炎癥細胞過度活化,有助于減少細胞損傷。
(資料來源:鮮品網,童 彤/摘譯)
據加拿大老齡化追蹤研究結果表明,低果蔬攝入量的人群患焦慮癥的概率更高。有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對于那些每天食用少于3種果蔬的人,患焦慮癥的概率至少高出24%,這也部分解釋了人體成分測量相關的研究發現,即隨著全身脂肪水平增加超過36%,焦慮癥的患病風險將增加70%。鑒于有新研究發現一些焦慮癥可能與炎癥有關,體脂增加或可能會加重炎癥。在加拿大中老年人中,其他與焦慮癥有關的因素包括性別、婚姻狀況、收入、移民狀況和一些健康問題。男女患病率也不同,1/9女性患有焦慮癥,而男性則是1/1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焦慮癥。
(資料來源:鮮品網,童 彤/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