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航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管理部,山東 濟南 250101)
PSA提純,是指將上游工藝氣中的CO、H2通過變壓吸附技術進行提純,經加壓后用于后續工藝合成。根據工藝流程,本項目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一套TSA裝置,一套PSA-H2裝置,二套9塔PSA-CO裝置(產出CO產品氣),一套8塔PSA-CO回收裝置。工藝流程大致如下:從上游來的原料氣中含有飽和水,首先采用變溫吸附(TSA-H2O)將原料氣中的水脫除,再利用變壓吸附提純氫氣(PSA-H2)得到H2產品氣,PSA-H2的解吸氣壓縮后通過變壓吸附提純CO(PSA-CO-1/2)得到CO產品氣。PSA-CO-1/2的吸附尾氣匯總后進入PSA-CO-3,回收其中的CO。回收的富CO氣體返回至PSA-CO-1/2原料氣壓縮機入口。

圖1 形成設備布置圖
經過項目組評審優化,形成設備布置圖如圖1,現就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做一下總結。
根據與總體院協商確認,所有出入界區管線均通過裝置西側并入總體院主管。按照工藝流程順序,PSA-CO-1/2,PSA-CO-3所需泵布置在裝置中間位置,因為該項目地處寒冷地區,所以設置泵房;泵房南側從西往東依次為TSA脫水,PSA-H2,緩沖罐區,泵房北側從西往東依次為PSA-CO-1,PSA-CO-2,PSA-CO-3區,各裝置所需換熱器均就近布置于附近內管廊下。
考慮到進出吸附塔管線均有程控閥,為充分利用空間,在吸附塔附近設置雙層操作平臺,標高分別為EL4.500,EL7.500。按照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2008)5.2.26要求,“平臺的相鄰安全疏散通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50 m”,所以該裝置每個平臺均設有4個逃生爬梯。
一個合理的設備布置,要求管道專業不僅考慮自己專業的條件,還需要統籌各專業條件并綜合布置。在這個過程中,負責設備布置的管道專業處于裝置負責人的角色,需要匯總各個專業在該裝置內的條件并進行優化。
通過與電氣及自控專業溝通確認,泵房北側,泵房,泵房南側均有用電設備及儀表設備,所以從外管廊分別通過三股橋架進入界區;內管廊上的電氣、自控橋架布置于最上層,并且為防止電氣電纜對自控信號的干擾,需要兩種橋架之間間隔300 mm。
泵房內橋架規劃如圖2,電氣橋架規劃在真空泵電機側,以方便電纜的鋪設。考慮到照明燈的映射,照明燈下端盡量不要布置有橋架及管道,如果實在無法避開,下側管線標高盡量低一些。

圖2 泵房內橋架規劃
因該裝置內管線管徑較大,規劃內管廊最下層高度時,因管廊下布置有換熱器,應考慮到換熱器的高度,與換熱器管口相連管線的頂標高等因素;確定內管廊的寬度時,要考慮到裝置所需的儀表橋架以及電力橋架的寬度,還有進出裝置的管道的數量以及管道之間的距離。依據《化工管路設計手冊》中的要求,新管廊在規劃時還需考慮20%的預留空間(1),其荷載也需要考慮到這些。
因PSA-H2,PSA-CO-1,PSA-CO-2,PSA-CO-3吸附塔頂端有人孔,需要設置操作平臺,從操作方便及節約成本考慮,該項目設置為設備聯合平臺,如圖3所示。

圖3 設備聯合平臺
換熱器在布置時需要確認換熱器封頭形式,如固定封頭形式,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抽芯檢修,則可不需要考慮預留抽芯空間;而U型套管式則必須預留足夠的抽芯空間,以方便后期抽芯檢修。
換熱器鞍座基礎提出時,需要考慮到基礎的大小是否會影響到鞍座附近管口,否則可能出現圖4示例的失誤;基礎的高度確認時,需要考慮換熱器下端管口的配管情況,尤其是大管徑管道,很容易造成管道沒有足夠空間彎上來的情況,因此必須保證管線或者排液閥的最低處高出地面或者平臺至少150 mm(2)。

圖4 失誤示例
泵宜露天布置,如項目所在地溫度較低或者風沙較大,則需考慮布置在泵房內。
泵數量較多時宜成排布置,布置時需將泵端基礎或者泵端出入口中心線對齊;并且電機端的確定要考慮到電氣電纜的布置是否方便。
需要注意泵的形式,如為往復泵,需要考慮到預留足夠的檢修空間;
泵的基礎高度距離地面至少100 mm。確定泵的基礎高度時,需要考慮到泵的入口管線上是否安裝有過濾器,如有,應注意后期為了清洗需要拆裝過濾器,空間必須預留好。
在管廊下方或者外側布置泵,確定泵區通道的凈寬和凈高時,要綜合考慮平時操作、檢修以及消防等方面的要求;泵的前端,考慮到操作空間,至少要有1 m的寬度。
1)塔與換熱器、泵等關聯設備布置時,宜按照工藝流程的順序,就近布置。
2)規劃塔和立式容器時,宜將相連管道布置在靠近管廊的一側,將檢修通道布置在設備的另一側。設備的人孔及填料孔等需在檢修通道側。
3)塔及立式容器布置在管廊側時,要按照以下要求確定與管廊之間的距離:
A、如有泵布置在塔與管廊之間,要考慮到泵的配管空間及日常操作等因素;
B、塔及立式容器與管廊之間無泵等設備時,管廊立柱中心線與設備外壁應該有不小于3 m的間距。
塔與其他立式設備之間距離的確定,要考慮到檢修平臺、配管空間、其他小型設備等因素的要求。兩塔之間的凈距不宜小于2.5 m。
在工程設計過程中,設備布置的優化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步驟。一個合理的設備布置,才能保證建成后的裝置能夠符合工藝流程的要求,符合安全生產規范、防火規范及環保規范等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經濟效益(3)。
在實際的工程設計中,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特點,設計過程中切記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但是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一樣的,都要符合工藝流程的要求,遵循標準規范和相關安監部門的強制要求;在此基礎上借鑒一些類似的、成熟的工程經驗,以優化我們的設備布置(4)。這些都利于我們提高自己的工程設計水平,使設計更加完美,更好的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