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方 陳誠
主持人語
發揮“三個作用”? ? ?跨越“胡煥庸線”
1935年,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黑河—騰沖線”,又名“胡煥庸線”。
這條線被認為是我國人口密度的分界線,它北起黑龍江黑河,一路向著西南延伸,直至云南騰沖,將中國分為兩大板塊:地狹人稠的東南部和地廣人稀的西北部。
人口的分布決定了經濟的活躍程度,“胡煥庸線”不僅是一條地理和人口分界線,更是東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鴻溝。
重慶剛好在“胡煥庸線”東南側,但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的市情,導致重慶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尤其鄉村發展相對滯后,仍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水平,同樣面臨著要跨越“胡煥庸線”的難題。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統籌區域發展進行了艱辛探索。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到啟動“一帶一路”建設,我們一直重視“胡煥庸線”以西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打通西部地區的經濟命門。
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生態優勢、體制優勢十分突出。處于連接東西關鍵位置上的重慶,對于釋放“胡煥庸線”以西地區的發展潛能,激活西部地區的資源紅利、區位紅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深度融入西部大開發戰略,發揮區位優勢和輻射作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
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重慶不沿邊、不靠海,卻積極在內陸開放方面進行探索,并取得了許多支撐性成果,成功由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
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區,重慶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要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三個作用”各有側重,又緊密相連,包含著全局與一域的統一。本期特別策劃,CQDK全媒體精心采編了這組報道,全方位展示了在過去一年里,重慶帶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如何在發揮“三個作用”中展現新作為,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相信通過宏觀和微觀鏡頭,讀者可以感受到,在新時代新的發展機遇下,隨著“三個作用”的發揮,重慶綜合實力和開放程度都在不斷提升。而隨著重慶在連接東西關鍵位置上的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