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虎 何浩
2020年1月10日,“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2.0正式上線。
本次上線,主要從提升用戶體驗、豐富服務內容、強化功能支撐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迭代升級。
云南人張全打算在重慶開辦一家汽配生產廠,他通過“渝快辦”網上平臺一次性提交了所有材料,而這,在以往根本難以想象。
按照傳統開辦企業的流程,營業執照、印章刻制、銀行開戶、申領發票須按順序逐項辦理,需要多次填報信息、重復提交資料。
對于張全來說,如此高效率完成企業開辦,真的讓他很驚喜。
“沒想到在重慶辦事這么方便!不僅能網上一次辦,還不用分頭再跑各個部門。”張全說。
近年來,重慶市以“一網通辦”為目標,著力打造“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積極推進“能辦事、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政務服務體系,努力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群眾生活增便利。
整合平臺,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
2020年1月2日,重慶普隆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環僅用了2個小時,就拿到了企業營業執照。
“高效!”張環贊揚道,“我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在‘渝快辦頁面內登錄了重慶市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事平臺,完成人臉識別后,就收到了開辦企業的相關信息。”
在去年,像張環一樣開辦企業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拿到有關證章。
2019年3月20日,一家企業通過“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辦理沙坪壩樞紐項目施工許可,只用了4個工作日便拿到了許可證。
通過網上平臺辦理,申請人避免了資料重復提交,既不用來回跑,還節省了10多個工作日的等待時間。
……
“過去,市級部門和區縣自建網上審批系統,僅30多個市級部門就建了100多個審批系統。這些系統一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各種弊端也逐漸顯現。”市政府電子政務辦負責人稱。
各個系統封閉運行,條塊分割、標準不一,給老百姓辦事帶來了不方便。
為解決這些問題,市政府統籌各市級部門和區縣,以“打破部門封閉、融合業務系統”為突破口,陸續關停或整合了這些審批系統,將各部門獨立運行的審批服務“小流程”,整合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大平臺”,大力推進政務信息系統融合,使政務服務實現市、區縣、鄉鎮、村“縱向四級貫通、橫向全面聯通”。
與此同時,各市級部門和區縣充分發揮政務大廳群眾辦事重要渠道和線下支撐作用,大力推進審批服務集中辦理,推行“綜合窗口受理、并聯集成審批、一個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努力實現“多門”變“一門”,努力讓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
通過線上平臺建設和線下服務提升,全市政務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據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辦件量突破第一個1000萬件用了1年半;突破第二個1000萬件用了1年;突破第三個1000萬件只用了4個多月,從3000萬件達到5000萬件,僅用了3個月。
服務延伸,“獲得”難題不再難
在“渝快辦·政策直通車”發布平臺上,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行政中心主任代磊輸入了“融資租賃政策”幾個字。
一眨眼功夫,《國務院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出現在手機屏幕上。
代磊了解到在發展目標方面,融資租賃業務領域覆蓋面不斷擴大,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顯著提高,這為企業的下一步業務規劃提供了參考。
“以前獲取政策信息都是定期去相關部門的官網看,或者在微信群、QQ群里,政府發布的政策文件大家會互相分享,但群消息很容易錯過和遺漏。”代磊說。
為營造公開透明的營商環境,解決部分企業反映的政策了解不及時等問題,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市級部門依托“渝快辦”建設的“政策直通車”一站式發布平臺,于2019年10月21日正式上線。
“該平臺不但實現了對部分政策的‘核心條款進行深度解讀,還列出企業最關心的優惠對象、申請條件等重要信息,確保企業看得懂、用得上。”市政府電子政務辦負責人介紹。
“政策直通車”發布平臺通過建立涉企政策庫,從國家、市級層面以及行業、部門、類別等多方位對政策進行分類展示,方便企業按索引查詢,第一時間獲得最新政策信息。
除了企業自主檢索外,主動推送政策更是“渝快辦·政策直通車”發布平臺的一大優勢。
“有些中小企業的政策敏感性較弱,政策的及時推送很有必要。”代磊說。
截至2019年11月,“政策直通車”發布平臺已匯集國家、市級涉企政策文件629個,涵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同時,平臺還依托政府公開郵箱,開通在線咨詢渠道,收集企業在政策運用中的問題,并按照“誰制定、誰解釋”原則,轉交相關市級部門限時解答,有效推動解決企業政策“獲得”難題。
效能監管,陽光運行緊盯“散懶拖”
“‘渝快辦現在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每天網上辦件約10萬件,網上辦件量已累計超過5500萬件。”站在重慶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指揮中心大屏幕前,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負責人指著正在運行的政務服務效能監管熱力圖自豪地說。
屏幕上,幾乎每2秒鐘,熱力圖就會彈出某某單位正辦件的提示框。
通過實時數據,哪些部門、區縣辦件多,哪些件辦件超期,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群眾發起申報,相關信息和流程就會進入監管視線。
為提高網上辦事行政效能,市政府辦公廳建立“日掃描、周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年考評”機制和首問負責、投訴問責、倒查追責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責任追溯體系。同時,引入“好差評”制度,并納入政府服務效能監督考核內容。
如何實現有效監管呢?
“指揮中心每天都有專人巡查,發現辦件超期提示或者異常情況,如正常情況下需要幾天才能辦完,結果顯示幾分鐘就辦好了的,肯定是缺失了一些環節。”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稱。
“發現問題后,一般先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核實,并督促落實。”該工作人員介紹道,如果存在違規或者拖拉情況,將被全市通報,并納入年終考核。
通過對審批服務進行實時效能監管,對“散懶拖”等行為問責追責,重慶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做法,讓企業能夠舒心入、放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