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宣辰

“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范城市”“2019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直轄市十佳示范區”“2019年度中國營商環境十佳經濟開發區”……
近兩年,重慶市榮昌區憑借其優質的營商環境,斬獲多項“國字牌”營商環境殊榮。2019年,全區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1105戶,全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2498戶,比2017年增加12562戶。
榮昌區為何能獲得這些榮譽?為何能得到如此多企業信任?
“讓企業安心,為民企保駕護航。”榮昌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李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幾年,在榮昌區政法委的牽頭協調下,區公、檢、法、司都相繼出臺了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條具體措施,創新法治保障方式,走進企業,從“坐診專家”變身“家庭醫生”,主動化解企業法治難點,提高法治意識,為企業運行保駕護航。
全套服務? 力破頑疾
2015年4月,榮昌區本土企業華森制藥有限公司給其河北某區域經理打了一通電話,詢問他是否知道一筆幾十萬元的藥品款未到賬的原因。
該經理回答:“不太清楚……”但實際上,這批貨到達河北保定后已被他提出并私自違法銷售給他人,貨款也被他非法侵占。
2016年10月,榮昌區檢察院檢察長歐彬到華森制藥調研,了解相關情況后,他意識到這個案子不能輕視。
雖然對于年產值20多億元的華森制藥來說,該經理侵占的幾十萬元醫藥款并不多,但對于一個擁有700多名一線銷售員工的企業來說,這件事非常嚴重。
于是,歐彬立馬與榮昌區公安局聯系,要求對這起案件進行重點偵辦。
2017年4月,此案偵辦結束。
接受審訊時,該經理手戴鐐銬,聲淚俱下:“我原以為私自銷售,公司不容易發現,沒想到是犯罪呀。”
“在中國民營醫藥界,這是一件大事。”華森制藥副總經理黃介稱,該案子判決后,許多拖款的第三方公司開始積極回款,而且其他民營制藥公司也有類似的變化。
2019年,此案被重慶市檢察院列為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大典型案例之首。
與此同時,榮昌區檢察院還定期到華森制藥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并協助其規范市場工作流程,提供全套服務,不讓問題死灰復燃。
除對重點企業進行調研服務外,榮昌區檢察院結合榮昌區民營企業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實施意見和辦法,且規定凡涉及民營企業案件必須向檢察長報告,由其督查案件進度和處理結果。
靈活辦案? 起死回生
2015年4月,藍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大門被30多名債權人圍了個水泄不通。
藍源公司負責人張賢華知道后不敢再到公司,因為他欠這些人共計5185萬元。
榮昌區綜調室主任張德高是此案主要負責人之一。他了解到藍源公司仍擁有雄厚的生產能力和優秀的技術人才,只是因為張賢華投資煤礦失敗才使公司陷此困境。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藍源公司只能破產清算償還債務。這不僅意味著張賢華一生心血付諸東流,還將導致300多人失業!”張德高不忍心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同事反復研討后,他們決定采用調解方式化解藍源公司的危機。
在擬定的調解方案中,有如下規定:藍源公司將與所有債權人訂立還款計劃,每年向每位債權人返還10%左右債款;公示張賢華所有個人資產變動情況,確保藍源公司所有盈利用于還款……
為促成調解,區綜調室出動所有辦事員同債權人一對一溝通,發短信、打電話,足足用了近一個月時間才讓此調解方案順利通過。
如今,藍源公司300多名員工正常上班,債務也已償還2000多萬元。
“我們要嚴格執法,但也要適時地依法‘放過一馬。”榮昌區法院副院長雷達坦言,“調解比破產清算費時耗力得多,可我們不但是法律監督機關,還是為人民服務的機關。”
黨建聯建? 根除“病灶”
在榮昌區,許多企業都是從小工坊發展而來,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淡薄,簽訂的購銷合同、勞務合同時常出現法律漏洞。
“企業自身法律意識不強,是企業法律問題頻發的‘病灶。”重慶百君(榮昌)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律師金朝偉頗有感慨,“他們沒能意識到法律是約束,更是保障。”
2017年,榮昌區司法局、區律協成立“榮昌區服務民營企業律師團”,免費上門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對其進行法治培訓、“法治體檢”,以查找管理漏洞和風險點。
金朝偉便是律師團其中一員。起初,他的出現頻遭抵觸,有的企業認為“法治體檢”是來找漏洞逼企業交罰款,所以很不配合;有的認為是來幫自己員工抬高工資,甚至“閉門謝客”。
“真想過要不要放棄。”金朝偉苦笑著說。
反復思索后,2018年11月,金朝偉向榮昌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委書記康波提出“黨建聯建”的想法,即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和榮昌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委的黨建活動在一起開展,通過活動讓企業家與律師“親密接觸”。
2019年,榮昌區律師行業黨總支和榮昌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委共同舉辦4次黨建活動。每次活動,金朝偉和其他黨員律師,都抓緊時機分享對企業家們有用的法律知識。
2019年下半年,榮昌區司法局副局長、榮昌區服務民營企業律師團團長林飛帶領律師團分組對榮昌高新區幾十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法治宣講”等活動,再也沒有出現被拒之門外的情況,甚至還有企業主動溝通求教。
企業家們不“諱疾忌醫”,“家庭醫生”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讓企業安心。
除此之外,榮昌區借助中國公證協會知識產權公證保護平臺,率先落實知識產權公證保護措施,成為重慶市首個將中國公證協會知識產權公證保護平臺全功能落地的區縣;建立“人民調解+警官+法官+律師+商會+村官”等多元參與的“1+N”人民調解體系糾紛解決平臺,全方位提高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出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行為規范》《榮昌區政法機關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完善法治保障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為地區發展助力。
截至2019年底,榮昌區服務民營企業律師團已經服務民營企業97家,提出防范法律風險提示建議247條,進行法治宣講45場,免費調解153起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