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全


水產市場里有一類超級巨大的海蟹特別引人注目,身體肥肥、肚子鼓鼓,感覺里面都是蟹黃、蟹膏。其中有一種長著巨大鰲的被稱作“泥蟹”(MudCrab),也叫“大泥蟹”。日本、澳大利亞沿海、我國山東近海都出產這種視覺效果夸張的大海蟹。
對于絕大部分海鮮來說,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就是水煮,可以有效滅菌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鮮味。大泥蟹也不例外,但在日本,大廚還開發了吃大泥蟹的另一方法——泥蟹餃子宴。
首先將大泥蟹用水煮熟透,撈出后置于案板,用刀斬分出兩只巨大的螯、蟹殼軀干、前后側緣和蟹腿;接下來把蟹殼里的肉和黃挖出,再把前側緣和后側緣剁下來,備用;隨后直接用刀斬斷蟹腿的一段,中間劈一刀后,挑出蟹腿肉,備用;最后直接用錘子敲斷巨螯,露出大半截蟹螯肉出來,備用。
下面就是一系列不復雜但是很耗時的操作了:把蟹殼肉和零碎的腿肉匯聚在一起,拌上切好的小蔥、大蔥、生姜碎、甘藍碎、蒜薹碎,用鹽腌后清水漂洗去鹽,再用細紗布仔細濾出水分,與備用的蟹肉混合在一起,用手拌勻做餡兒,拿超薄的餃子皮細細地包裹,隨后用我國做鍋貼的方式,油煎餃子底煎至變黃后,再加水煎熟。這一部分泥蟹餃子就做好了。
泥蟹蟹殼與腿部相連的部分,也就是大泥蟹的前后側緣,由于肉比較隱蔽,不好剔除,所以直接連殼一起保留,與生姜絲、蒜片、小紅尖椒、胡蘿卜絲和洋蔥絲一起爆鍋;出鍋后,拼盤即食。

然后是做螯,其實就是沾了面粉的熟蟹肉再經歷一遍油炸,做法類似天婦羅。這個很簡單,沒什么難度。剛才備好的蟹腿肉這會兒派上用場了,那就是做勾芡的底料。首先還是油爆蔥、姜、蒜,香味煸出來后,立刻加入蟹腿肉,充分攪拌,再向熱鍋內加入生粉水,加入鹽等調料、香料,勾在剛剛炸好的大螯上,就完成了。注意,日料在勾芡這里沒有使用料酒、白酒等,和爆鍋蟹殼肉的操作方法不同。
也有人說,這樣的步驟國內也見得多了,不一定非要去日本吃。當然,中國的美食一點也不輸日本,甚至可能還有更繁復、更好吃的加工方法,但是兩者還是很有一些不同之處的。例如,日料的青芥末和上好的魚露作配料、特色的日本產大泥蟹、五花八門的香草香精和配料,這些不一定在國內買得到。所以,有機會的話,還是去日本親身品嘗一下吧!